中国经济成绩单:进在哪?忧何解?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2018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全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6%,实现6.5%左右的预期目标。
“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取得上述成绩颇为不易,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
分季度看,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四季度增长6.4%,其中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创下该数据2009年初以来的新低。
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隐忧?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2019年的中国经济又将保持怎样的走势?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GDP总量超过9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6.6%,这一增速不仅实现6.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于首位。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
在经济下行压力累积的前提下,中国经济“2018年期末考试”能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等指标也在说明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
2018年,全球进出口贸易增长面临各种挑战,中美经贸往来发生摩擦。在外部压力下,全年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9.7%。宁吉喆表示,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不仅数量增长,而且结构优化,较好实现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进出口相抵后贸易顺差为23303亿元,比上年收窄18.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晋平表示,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虽然因为中美经贸摩擦等缘故,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短期内会受到冲击,但仍具有长期发展空间和潜力。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3%,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这也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仍然充满信心。
在投资方面,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民间投资394051亿元,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和11.1%。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民间投资的增长值得肯定。2016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民间投资的增速处于下滑阶段,引发不少担忧。但2018年的经济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增长已经转变为上升趋势,未来继续扩大内需的空间仍然非常可观。
在消费方面,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在宁吉喆看来,消费的增长离不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介绍,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实际增长6.6%,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5.6%。
经济隐忧如何破解?
虽然一些方面的经济数据比较亮眼,但也有一些细项指标令人担忧。其中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创下该数据2009年初以来的新低。
在2018年经济数据正式发布前,一些国际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2018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渐趋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因劳动力供给逐渐下滑、资本存量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2019年中国GDP增速或将放缓至6.3%。
2019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怎样的走势?各方面潜在的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四季度经济增速的下滑,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都在回落,中国经济月度乃至季度的一些指标可能发生波动,这也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关键是要看全年、看走向、看趋势、看潮流。
不过宁吉喆也提醒,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际环境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单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活动也比较多。
在赵晋平看来,外部环境是2019年中国经济不容回避的问题。加征关税等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升级,这对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将造成冲击,对跨境投资、进出口贸易也将带来负面影响。他预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2019年将回落0.8个百分点,这对大多数国家都将产生冲击和负面影响。
在外部因素以外,宁吉喆也提到,2019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例如,在就业方面,无论是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工人、熟练劳工和新型人才出现短缺现象。
“调结构是我们的重点,过去是速度规模为主,现在是技术或者品质、质量为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亚玲指出,要坚持将解决结构性矛盾作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主基调,将新业态、新技术、新结构当做主题词。
过去一年,中国“四新产业”(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据介绍,2018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都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
新的一年,包括“四新产业”在内的结构调整将如何进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灵活性将是2019年中国经济开展结构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在赵锡军看来,2019年很多政策措施将会延续上一年的稳健特点,在对内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这样即使面临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也会更好,中国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力量和能力也会更强。“即便是不确定性加大了,我们也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