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AI又一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辩手对战牛津学霸 谁赢了?

2019-02-14 16:16: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

  蓝色的舞台上,正中间立着一块黑色的面板,面板上蓝色的扁圆形屏幕正在闪动,后面传出冷静而理性的女声。

  而右侧的讲台上,一位西装革履的小哥正在聆听这个面板的“演讲”,时而动笔记录,时而面色凝重,时而嘴角扯出一抹笑容,看起来信心满满,胸有成竹。

  这是IBM的人工智能辩手与人类冠军辩手的对决,也是今年Think 2019大会的一个环节。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战胜人类顶尖棋手,征服人类顶尖游戏玩家后,又在辩论领域对人类发起挑战。而机器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都达到了史上全新的高度。

  

  现场分析师:

  AI辩手传递的信息量更丰富

  美国旧金山时间本周一晚7点,IBM耗时超过六年研发的首个能与人类进行复杂辩论的AI系统Project Debater(下称Debater),在现场观众面前与人类顶尖辩手、2012年欧洲辩论冠军、牛津学霸哈利什-纳塔拉进行。他们就同一个话题——是否应该补贴学前教育进行辩论。辩论有三个固定环节:4分钟陈述自己论点,4分钟反驳对方论点,2分钟总结陈词。

  现场观众通过投票支持各方观点,他们中大部分是媒体记者和分析师。一位亲历辩论全过程的分析师表示:“虽然整体来看,人类辩手的表达更好,但AI辩手传递信息量的丰富度则优于人类,Debater很好地证明了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在辩论开始前,观众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正方,也就是人工智能辩手的立场,支持率高达79%,反对的比例仅13%,然后在20分钟辩论过后的第二轮投票中,人工智能的支持率下降到62%,跌幅17%;人类辩手的支持率则上升了17%至30%。这意味着人类辩手的说服力仍然高于人工智能,最终获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

  机器大挑战:

  除陈述观点,还需听懂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简单与人类进行对话的智能音箱,在辩论过程中,除了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外,AI系统还需要听取人类辩手的辩论内容,并且理解他所说的意思,并进行反驳。“这对于机器而言是一大挑战。”IBM研究总监Dario Gil表示,“辩论和回答问题有本质的差别,因为回答问题只是提供事实的信息,在辩论中,AI不仅仅要表达,而且要在理解人类复杂的语言的基础上表达。搜索引擎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在辩论中并没有标准的答案。”

  在针对是否应该补贴学前教育的辩题中,Debater以一个女声的形象出现,她是正方,对该提议表示支持。辩论中,Debater语气平静而理智,整个过程中习惯引用数据和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推测出Debater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在这方面显胜人类辩手。作为反方,人类辩手则更擅长基于Debater所陈述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一方面恰好是Debater所欠缺的。

  强大的语料库是Debater展开辩论的基础。据IBM方面介绍,训练Debater的语料库拥有3亿多个可靠信息来源,包含2011年以来全球商业、法律、学术和政府机构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使用的主流报纸和杂志中的文章以及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