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如何高效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2020-04-13 10:0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哪个环节不通,政府都要想办法打通”

  如何高效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产业链环环紧扣,上下游企业“命运相连”。中国零部件的供货企业如不能及时生产供货,就会导致产业链下游企业的供给成本急剧上升。如果疫情周期长,跨国公司就有可能重建供应链。经济学者指出,根据长三角的经验,最好是以产业链为中心,进行协同复工。

  “不尽快复工,我们就有可能被产业链抛弃。”前不久,苏州柯创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储成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这家位于苏州相城区望亭镇的企业,是三星、LG等国际公司的电子材料供应商。“整条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我们供不上货,产业链就有可能中断。客户有可能寻找其他供应商,我们就会失去发展机遇。”储成建说。

  1月30日,复工第一天,苏州柯创的复工率只有30%,生产率也只有30%。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他们优先选择苏州本地员工,并陆续召回周边地区员工,按照要求分批次上岗,到2月中旬复工复产率达到100%。

  产业链环环紧扣,上下游企业“命运相连”。中国零部件的供货企业如不能及时生产供货,就会导致产业链下游企业的供给成本急剧上升。如果疫情周期长,跨国公司就有可能重建供应链。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表示,根据长三角的经验,最好是以产业链为中心,进行协同复工。如果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同时复工,那么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复工安排,就会形成“一条龙”,可解决供需不足问题。哪个环节不通,政府都要想办法打通。

  打通产业链才能“满负荷生产”

  “供应链长,上游可能卡壳的因素很多。”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总监曹祝轩说,公司正常生产物料一般备量3天,加上春节前的储备,即使每个厂只开两条生产线,也只够用7天左右。而如果原材料不足,工人再多也没用。

  莱克电气位于苏州高新区,以生产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等家用电器为主,上游配套企业600多家。该公司董事长倪祖根说:“作为产业链高度细分的现代化制造企业,任何一个零部件缺失,都会影响整条生产线运转。”

  2月10日一拿到复工许可,曹祝轩团队就与上游600多家供应商紧急对接:上游企业40%复工了,但复产率只有20%,“物料供应只能保证我们公司8%的产能。”

  位于浙江乐清市的佳奔电子公司,是莱克电气的上游供应商,有700多名员工。因为当地疫情严重,老员工回不来,他们就高薪招聘劳务工,员工人数恢复到85%左右,但因为不是熟练工,产能只恢复到六成左右。这也直接影响到莱克电气的生产。3月初,莱克电气派出10余名员工,紧急前往乐清“上岗”。

  “大企业动起来,小企业才会好起来!”伊福尔电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伊福尔电子公司也是莱克电气的供应商,莱克电气不但支援人手,还帮他们协调生产材料。

  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苏州高新区在“企业发展服务云平台”上专门开辟了复工复产模块。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有任何需要政府支持的需求,都可以申报。2月17日,复工复产模块上线第一天,莱克电气就申报了首批需协调复工的数十家供应商。

  “根据申请,我们向有关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发函,就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商请当地政府支持。”苏州高新区经发委干部张磊说,接到莱克电气提交名单的当天晚上,他们就与其中19家企业取得联系,并向当地政府开具联系函,积极协调供应商复工复产。

  3月14日,莱克电气公司向“企业发展服务云平台”提交的第六批、也是最后一批需协调的两家武汉市供应商也复工了。“产业链全部打通,我们可以满负荷生产了。接下来再加把劲,争取赶上去年水平。”公司负责人说。

  对上游企业进行监控

  “整个疫情期间,我们下游客户一直在为抗疫作贡献,我们作为上游供应商,必须保障好供应。”西门子无锡分公司业务发展总监缪晶宇表示。

  该公司主要负责生产CT机部件球管,下游企业都是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上游多为中小型零部件企业。CT机作为肺炎诊断的重要器械,疫情发生以来订单暴增。

  2月1日,该公司紧急复工。复工第一天,180人的公司只有10人到岗。“大批量复工风险非常大,我们严格遵循规定,每天提前申报复工名单,政府批复后,按批次复工。”缪晶宇说。

  一周后,复工率达60%,产能也恢复到60%。2月中旬,复工率已达90%。但解决了用工短缺的问题,物料采购又遭遇“连锁”危机。公司对上游100多家供应商采取“监控措施”。

  “前期我们主要靠春节前的库存,供货商也有少量送货,2月10日上游企业逐步复工,这时我们发现,几个零部件的唯一供应商的复工遇到了困难。”该公司采购负责人汤宁说。他们生产的产品属于医疗核心部件,申请复工容易获批,但许多上游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影响力有限,有些机械公司不属于医疗器械行业。由于复工审查严格,他们的复工遇到困难。

  为此,汤宁的公司以6周为一个观察周期,判断潜在生产风险,“上游企业人员到岗率、复产率,都是我们的评估依据。”

  协同复工带动产业链“复苏”

  汤宁介绍说,公司将供应商分为5个“风险等级”。一级即最高级,缺少供应立即断产,且对方没有解决方案;二级为两周以后缺少供应断产;三级为一个月,这些货物往往交期较长,需要实时监控……

  “一级”“二级”供应商成为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二级供应商”——杭州某电子有限公司是家小型企业,也是无锡西门子X射线零件的唯一供应商。这家企业因地处特殊管制区域,一直无法复工。他们找到江苏省商务厅,对方发函至浙江省商务厅。在浙江省商务厅的协调下,杭州有关部门表示,可有限度地部分复工。目前,该公司的产量可充分满足无锡西门子的订单需求。

  “没想到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也能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能参与抗疫物资生产,我们也非常自豪。”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张成尧说。

  上海士奔机电有限公司原本安排在第五批复工,但因无锡西门子向上海方面发函,“士奔机电”被调到第二批、2月中旬复工。无锡西门子的函件之所以起了作用,是因为他们介绍了公司与抗疫物资生产的关系,请求当地政府支持。政府了解情况后,迅速给予审批通过。

  协同复工带动了产业链“复苏”,无锡西门子公司还成为许多上游中小企业的“咨询师”。“很多中小企业对政策不熟悉,我们非常愿意告诉他们如何准备复工,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做好防护准备……”缪晶宇说。

  早在2月10日复工之前,无锡工信部门就搭建了一个线上企业复工平台。所有的复工审批手续都在线上进行。

  “疫情期间,这个平台帮助我们实现了‘不见面’办公,有序复工安全也有了保障。”无锡市新吴区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贺齐东说。

  此外,他们不断关注各行业内产业链打通情况。“我们按一定规模、分批次推进。一开始,我们主要协调应急防控物资的配套企业,中后期则帮更多企业,主要是在省内,目前协调工作也逐步涉及省外企业。”贺齐东说。

  他们还建立了一套监测体系,有的企业虽然复工了,但未必能复产。遇到国内零件库相关企业未复工、导致零件短缺的情况,他们优先在无锡市内协调,“涉及重点产业链的优先协调。”

  (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顾成琪)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