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欠发达”如何玩转高科技

2020-04-16 13:58:00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原标题:“欠发达”如何玩转高科技 宁夏交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绩单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发展壮大,对宁夏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断提高。2019年,宁夏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外,还上缴税收25.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近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33%和26%,远高于规上企业同期增长水平。

  《宁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2019》日前正式发布,宁夏首次多维度对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家底”进行了分析。

  从2017年的95家到2019年的202家,年均增长率达46.5%;实现工业总产值622.3亿元,营业收入615.2亿元,利润总额4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54%、84%;国家重点支持的八个高新技术领域全覆盖,其中航空航天、资源环境双双破零……

  与其他省份比较,这张“成绩单”或许很不起眼,但是对地处西北内陆的欠发达省份宁夏来说,却是一个质的飞跃。

  近年来,宁夏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挖增量、保存量、提质量”三管齐下。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杠杆,撬动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能,宁夏正大踏步前行,生机无限。

  五个地级市全部覆盖,两年内数量翻番

  盘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体发展情况,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所长王正义将其总结为“两高”和“两新”。

  “一方面实现了‘高增长’和‘新突破’, 一方面展现了‘高投入’和‘新动能’。”他说。

  除了两年内数量翻番,宁夏高新技术企业还在地域分布上实现了五个地级市全覆盖。其中,固原市实现了从“0”到“5”的突破,宁东基地实现了从“1”到“7”的跨越,银川市占据半壁江山。区域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呈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相一致的布局特点。

  尤其欣喜的是,航空航天、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蝶变,高技术服务、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了从少到多的增长;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三个领域占比达到64%。

  去年新晋高企的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18—2019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316万元,占同期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3%。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和净资产同比增长83%、50%。

  创新投入产出水平持续提升,带动经济效益激增连锁反应,与泰和新材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

  1992年成立的银川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是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审核批准的具备各型铁路货车轴承大修及一般检修生产能力的轴承再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2018年10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自主技术创新的热情,各项业务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和净资产同比分别增长11%和14%。

  数据显示,2015—2018年,宁夏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支出由6.87亿元增长到15.05亿元,知识产权拥有量从1434项增长到5006项,新产品销售收入从97.7亿元增长到213.7亿元。

  这个占全区规上企业比重仅为13.2%的群体,却集聚了52.4%的研发人员、40.7%的研发经费和66.4%的有效发明专利,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政策红利+潜能激发,连续4年较快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它的创新活力越强,区域发展速度就越快。”宁夏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郭秉晨称。基于这一思路,近年来,该厅通过对鼓励性政策的红利释放和地毯式培训的潜能激发,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使其连续4年保持了较快增长。

  系列优惠政策是“先行官”。

  2017年以来,宁夏累计为101家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兑现奖补资金9300万元;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17.09亿元,其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3.43亿元,企业申报积极性充分激发。

  同时,宁夏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梯队,对入库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精准帮扶指导,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发现一批、辅导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机制。

  “放管服”改革在此过程中亦落地见效。结合全区实际,高企申报认定工作组织机制由原来的“一年一报”改为“常态受理、分批评审”,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申报时间;建立“科财税”联动服务机制,企业申报材料有人全方位把关。

  与之配套的是专题培训。这是该厅常年要打的一场“硬仗”。

  4月3日启动的2020年宁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题培训活动,又呈现出三个新特点:“科财税”三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市级科技部门做好前期摸底,参培企业更加精准;授课内容更加契合企业需求;培训材料更加全面实用,140道问答题帮助企业解决填报材料难、要点不掌握等问题。

  “高企数量越多当然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开口子,降低要求。为确保认定结果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认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必须提升高企品牌含金量。”郭秉晨表示。

  科技厅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坚持对企业的研发项目、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对有效期内已不符合高企认定条件的企业,及时取消资格。

  两百余家企业,撑起宁夏区域创新发展脊梁

  各方落实“政策包”,打出“组合拳”,合力促使塞上大地培育出一批勇于探索研发、掌握高端技术的“弄潮儿”。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批复,宁夏去年全年共有83家企业通过认定,首次通过认定61家,重新认定22家。截至年底,全区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02家,比上年增长33%,提前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2020年目标任务。

  通过一部手机,人们便能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智能服务。作为宁夏首家旅游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宁夏丝路风情旅游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全国首张省级“旅游惠民一卡通”,让游客仅199元即可全年无限次免门票畅游区内主要景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中心、“游宁夏”APP等平台也都投入运营。

  一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快速成长。

  据统计,2015—2018年,宁夏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从6.35%提高到12.75%,提供就业占比由近10%提高到17.4%,利润总额占比从4.3%提高到18.6%,出口额占比从40%增加到75%。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发展壮大,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断提高。2019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外,还上缴税收25.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近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33%和26%,远高于规上企业同期增长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下游企业对氨纶长丝的需求量激增。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紧急调配生产原材料,全力以赴稳定生产,4条聚合生产线、16条纺丝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其中1条专门制造口罩耳带专用氨纶。在450余人“人停机不停”分班分组连续生产下,氨纶丝单日产能达66吨,全力保障了防护物资制造的原材料供应,并主动向重点疫区捐赠N95口罩1万只。

  两百余家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撑起了宁夏区域创新发展的脊梁。(记者 王迎霞)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