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财政收支双降 政策积极意义彰显
4.8%
积极财政政策更多还是在支出端发力,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在一季度财政支出以及多项分支出同比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卫生健康支出同比还增长了4.8%。
财政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全国税收收入39029亿元,同比下降16.4%;非税收入6955亿元,同比增长0.1%。
尽管数据双降,但专家认为,背后正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意义。
看收入端,延续了今年2月以来的下滑趋势,除了疫情影响导致税基减少,减税降费是主要原因。比如,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的减免税、缓税等措施,直接拉低了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同时,为了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增值税翘尾减收效果持续释放,也导致了财政减收。
疫情之下仍坚持减税降费,这无疑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一面。用财政部部长刘昆的话来说,通过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
当然,积极财政政策更多还是在支出端发力,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在一季度财政支出以及多项分支出同比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卫生健康支出同比还增长了4.8%。
为了让各地疫情防控经费得到保障,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资金已达1452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0亿元,已超过去年的实际执行数。
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力度还将加大。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六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六保”。其中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是财政的基本职责,也是财政支出最优先保证的支出项目,而其他“四保”也需要财政大力支持。
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积极?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途径: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中,全年的目标赤字率有望达到3%以上,并且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调节。
而结合财政收入来看,收入端依然取决于就业和经济的恢复情况,考虑到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的不确定性,公共财政收入难以大幅度增加。因此,财政支出需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有专家表示,财政政策将更多起到托底的作用,而非“肾上腺素”般的强刺激。
虽然目前财政收支面临一些困难,但是财政政策还有足够的施展空间应该是共识。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看来,运用财政政策去对冲疫情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公共风险,比如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员工因此而失业的风险等,这也就是用风险去对冲风险。从我们国家现有的财政状况来看,扩大一些财政风险是可以承受的。
当然,财政风险承受的边界在哪里,或者说它的“天花板”在哪里,这还需要做综合评估。总之,有一点可以明确,在当前条件下,通过财政来承担更多风险,从而降低企业、个人的负担是有空间的。⊙记者 李苑 ○编辑 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