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走进乡村看小康|猕猴桃长成乡村振兴“金果果”

2021-09-17 09:02: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重庆9月15日电(葛琦)又逢秋收季,原野果香浓。连日来,猕猴桃种植户罗琼和丈夫每天都在果园里加紧采收,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香甜的猕猴桃是属于罗琼的丰收味道。

  家住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中塘社区的罗琼祖祖辈辈靠种杂粮为生,2010年以前,罗琼和丈夫两个人年收入不足2000元,生活捉襟见肘。罗琼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十年间,昔日的“土山坳”竟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小镇”。

  “过去村里基础设施薄弱,留守老人、妇女多,受山地制约没有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2010年,黔江区招商引资项目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落户中塘,村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塘镇党委书记谭春柏说。

  据了解,中塘镇海拔800多米,当地高山地区生长了大片野生猕猴桃,高山气候让这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猕猴桃积累糖分。经过多方调研,猕猴桃成为农业园的核心产业。

  2011年起,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历时四年完成5500亩猕猴桃换种改造,此后又不断优化猕猴桃品种。“猕猴桃需要精细化管理,修枝、施肥、清杂、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果实品质。我们每年都会为村民免费开展农技培训,手把手教大家嫁接枝条等,保障果园商品果合格率达80%以上。”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彭文平说。

  随着果园陆续进入丰产期,猕猴桃亩产量可达1吨—1.5吨,果农们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村民从我们这里可以领到三笔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我们按每年每亩600元支付租金;二是劳务承包工资,我们将猕猴桃果树‘反包’给农户,将园区果树的管护交给村民,按每年每亩1000-1500元支付费用;三是亩产奖励,我们会根据果实的产量、品质,按每斤0.3-0.5元给予村民奖励,激励精细化种植。”彭文平说。

  罗琼一家是当时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产业发展之初中塘镇政府就鼓励他们流转土地、学习种植技术,罗琼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4年,罗琼一家从园区“反包”果园28亩,昔日贫困户成了猕猴桃种植大户。

  “我们从换种改造时就在园区打工,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承包的果园也较早进入丰产期,去年我们仅猕猴桃种植就赚了3.6万元。”罗琼说。

  在中塘镇,越来越多的人像罗琼一样依靠猕猴桃过上了甜日子,村民户均增收2.2万元。“土地流转收租金,承包果园领奖金,园区干活领薪金”成为中塘镇猕猴桃承包户们的“财富密码”。

  看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今年初,在外务工多年的李胜灯也决定返乡创业,从园区承包200亩果园,成为中塘镇第一个承包上百亩的大户。看着漫山生机勃勃的猕猴桃果园,李胜灯对未来充满期望。

  如今农业园区不仅发展了种苗、花粉等研发机构,还建立了5万吨冷库用于保存鲜果,完善的冷藏冷链、分拣包装系统让“金果果”走出大山,每天约有2万斤猕猴桃从中塘镇发往全国。

  随着产量日益提升,深加工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猕猴桃酒成为中塘镇的新特产。未来这里还将打造农家乐、民宿,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小镇品味乡愁。

  在中塘镇的带动下,如今黔江全区30个街道镇乡种植猕猴桃3万亩,在做好传统订单销售的同时,黔江还通过电商平台提前将订单签到全国各地,猕猴桃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丰收时节,成串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每天约有2万斤猕猴桃从中塘镇发往全国。新华网 葛琦 摄

  在种苗培育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培育了多种实生苗和嫁接苗。图为嫁接苗。新华网 葛琦 摄

  新培育的实生苗有序生长。新华网 葛琦 摄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