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助力
图①:2月初,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饶河支行工作人员深入饶河县小南河乡小南河村,帮助村民办理农户信用快贷业务。刘宇亮摄
图②:日前,在浙江台州天台县平桥镇庄后村,天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右)与农户在田间交谈,了解春耕贷款需求。张琼蕾摄
数据来源:财政部、人民银行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大江南北春季农业生产渐次展开。春耕生产关键时期,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积极走村入户,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保障。一幅幅金融助春耕备耕的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创新产品,金融活水畅流田间
这些天,福建漳州华安县高车村的油茶树园里,种植户童志山夫妇正在忙碌。几天下来,油茶树丛里的落叶杂草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
“农时不等人,我们得做好准备啊!”童志山说,眼下正是给油茶树施肥的时候,需要资金购买肥料。正在童志山为资金来源发愁时,华安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上门了。
“了解情况之后,信用社提供了4万元的贷款,利率不高,缓解了我们春耕期间的资金压力。有了这笔钱,我打算多买一些农资,相信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童志山说。
“金融支持春耕备耕,要顺应农时、提早发力。”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主要负责人张庆昉说,各家金融机构都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信贷资金向春耕备耕等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在辽宁,沈阳苏家屯区沙河堡镇的种粮大户朱霞尝到了甜头。春节前获得哈尔滨银行的100万元信贷资金,让她心里更有底气。目前,她流转了2600亩土地种植玉米,还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这笔贷款由人保财险承保一份政策性粮食作物成本保险,一旦作物受灾减产,保险公司的赔付将优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哈尔滨银行沈阳苏家屯支行行长韩纲说,信贷模式创新让银行支农积极性更高,农户也能获得更优惠的利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全国各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向田间地头。今年,农业银行计划投放春耕备耕贷款超过1500亿元,为确保不误农时,农行要求各地分行建立春耕备耕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信贷审批优先受理、优先办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计划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000亿元。交通银行全力支持各地春季农业生产,截至1月底,农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8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增加35亿元。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在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种业振兴、农资生产流通等重点领域,金融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田野沃土也是金融服务“热土”,要继续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保险兜底,农户种地更有信心
刚过完春节,浙江台州临海市的乌岩春茶业专业合作社已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茶农们正在进行茶树移栽和护苗。
“对茶叶种植户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每年春季的寒潮。”合作社负责人方跃说,去年2月的寒潮让茶叶减产超过30%,幸好投保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挽回了5万多元的损失。今年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亩,并且第一时间投保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有保险在,我们种地安心!”方跃坦言。
为提高茶农抵御风险能力,保障春茶生产,台州从2020年起推出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每年春耕期间,当气温低于触发条件时,保险机构会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进行理赔,理赔款第一时间给付,帮助茶农恢复灾后生产。这项业务开展以来,台州已有万亩茶园进行投保,帮助农户挽回损失近1000万元。
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护农民积极性。目前我国13个粮食生产省份的产粮大县,都已获得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中央财政补贴。保险机构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积极创新拓展保险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风险保障。中国人寿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人寿已储备了超过2000个农险产品,涵盖成本与收入保险、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种类。
在广西,“保险+期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百色右江区四塘镇永靖村的糖料蔗种植大户陈日刚说起这一项目倍感振奋:“去年我缴纳了3204元保费,甘蔗价格下跌后保险公司开始理赔,预计能得到近6万元的赔付款。”陈日刚介绍,作为种植户,最担心辛苦一年的收成卖不上好价格,“有了‘保险+期货’项目,我今年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政策托了底,种地有信心!”
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期货”通过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与农业保险联动,为农户稳预期增保障。当前,我国糖料蔗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这一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完善糖料支持保护体系。
精准服务,让数据多跑腿、农户少跑路
为助力春耕生产,各地金融机构着力扩大信贷覆盖面、促进精准投放,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信贷覆盖面更广、投向更加精准。
“黑河农商银行的小额信用贷款太方便了!不用抵押、担保,手续简便,到账还快。”家住黑龙江黑河爱辉区张地营子乡的蔡敏柱种了20多年地,每年春耕期间,他都会在农商银行贷款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今年也不例外。
精准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体现出地方金融机构坚持“深耕本土”的定位。黑河农商银行董事长朱金库介绍,备耕期间,黑河农商银行不断扩大农户贷款授信面和投放面。以张地营子支行为例,去年11月至今,共投放备春耕生产贷款163笔、1061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0笔、590万元。截至目前,黑河农商银行已提前筹措备春耕生产资金60亿元。
——银政企合作更加有效,破除“信息孤岛”。
天津农商银行协同天津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推出“春耕贷”产品,主要面向农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根据种粮规模、土地经营面积等,匹配授信额度,首笔业务去年底在宝坻区落地;在山东,诸城农商银行加强与财政、农担、龙头企业的沟通合作,创新“按揭农业贷”“粮食规模种植贷”等特色产品……业内人士表示,促进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有利于破除“信息孤岛”,缓解农户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运用科技手段,服务水平更高。
“春耕在即,公司最盼的是解决蔬菜种植资金缺口。”海南爱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符先文说。正巧交行海南省分行推广“交银益农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贷款,“没想到全程都在线上操作,不需要抵押,利率也不高,特别方便。”
符先文的体验是金融机构以科技提升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让“数据多跑腿、农户少跑路”,金融服务走出银行网点,走向田间地头。
今年以来,人保财险重庆市分公司利用“农慧保”小程序完成投保738笔,使用率80.57%,完成理赔查勘11912笔,使用率92.55%;建设银行黑龙江分行探索“农业大数据中心+产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模式,本轮农贷投放周期中,面向11万户农户和167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145亿元线上贷款。
曾刚说,近年来,涉农金融科技发展、应用提速,线上贷款、线上理赔等产品和服务日益普及。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入融合,降低了服务成本和门槛,提升了服务效率。未来,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仍大有可为。(记者 葛孟超 胡婧怡 赵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