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出游 热消费:中国人欢度“双节”假期
新华社南昌10月1日电 题:乐出游 热消费:中国人欢度“双节”假期
新华社记者
稻黄蟹肥,秋高气爽。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下,节庆氛围更加浓烈,中国人出游消费热持续升温。
“这个假期太火爆了,我们为此开启线上预约制,每天入园人数控制在2.5万人,山上山下6000多个房间全都订满了。”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谷景区负责人丁永孝说。走进望仙谷,傍山而建的悬崖民宿掩映在绿树与云海之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揽胜观景。
望仙谷的人潮是“双节”出行“热”的一个缩影。有业界人士预测,预计8天假期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亿人次出游。
从餐饮住宿的预订一空,到车站景区的人来人往,无不彰显假期经济的脉动。旅游平台飞猪的数据显示,假期国内游产品、出境游产品的预订量均有大幅增长。
25岁的李煜是一名摇滚爱好者,她提前一个月买好了景德镇浮梁草莓音乐节的票。“抢到票以后就开始做旅游攻略,我对景德镇陶瓷很感兴趣,准备去逛陶溪川集市,再去当地博物馆打个卡。”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时下中国年轻人热衷的出游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双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预计将举行近百场音乐会、演唱会。
与此同时,热映电影同样带火了一批新兴旅游地。近日,上海白领张雨霁和朋友一到青岛,就直奔西海岸新区的藏马镇。刚一下车,她就兴奋地拍照上传社交平台,配文“‘封神’拍摄地,我来啦!”
今年暑期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斩获了大批粉丝,不少人趁着假期来到电影取景地藏马镇亲身感受镜头里的风景,预计藏马镇及周边旅游景区“双节”期间游客数量达10万人次。
眼下,各地正抓住机遇培育新动能,将文旅潜力转变成假日消费活力。
城市文化IP赋能消费市场,将线上热度引流到线下消费场景。拿着一杯带“延吉”字样的文创咖啡,在延边大学网红弹幕墙前拍照打卡,并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成为延吉旅游的“热门流程”。
“这几天快忙不过来了,每天都要卖1000多杯咖啡,一天营业额有2万元。”延边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店主李香英说。据统计,延吉目前已有咖啡店800余家。
为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参与度,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推出“打卡盖章游景区”活动。游客购买盖章册后,可在各景点打卡、收集包括大成殿、杏坛等主要建筑物以及匾额样式在内的专属印章。身着汉服的北京游客王铭进入孔庙景区后,兴致勃勃地开启了一场“印章打卡”之旅,“我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用印章记录下这场孔子故里游,感觉很有意义”。
“三孔”景区文创商品部负责人表示,预计“双节”期间每天参与“印章打卡”活动人数将突破千人,日均营业额超10万元。除了印章外,景区还提供孔子人物形象盲盒、论语胶带等文创产品。
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传统消费领域也“磁力不减”。为了迎接假期,拥有300余家直营店的江西特色火锅品牌季季红即将开放宇宙概念的创新主题店。
“最近越来越多的顾客在我们公众号留言互动,表示对宇宙主题很感兴趣,一定会来体验。预计假期门店日均接待量破千桌。”季季红品牌总监刘胤吉说。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黄金周期间,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较去年同期相比,中秋“团圆”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增长超90%。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深度体验本地的文化休闲和日常生活场景。人们从中既可以看见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传承,更能看见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日渐增长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已经成为繁荣市场的蓬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