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编组场上的“无敌解钩手” ——记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站驼峰连结员陈林

2018-08-29 13:42:00
来源:人民铁道网
字号

  八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在郑州北站十里编组场,一列列货物列车犹如吸足了能量的巨型暖气片,不断地散发着灼热的气浪,股道间温度达到50摄氏度。

  在下行驼峰场,一名穿着黄蓝相间工作服、戴着黄色布帽、身材瘦小的小伙子,一手拿着电脑打印的调车作业计划小票,一手拿着一根长长的、一端安有“U”形提钩器的杆子,沿着从驼峰上溜下来的一列货物列车来回奔跑。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汗珠,他仍旧全神贯注,根据作业小票提示提钩、解钩、摘管……经过35次重复作业,一列长长的装有货物的列车被拆分开来。它们或成单,或成双,或多组串联,沿驼峰而下,步入各自股道,与停在那儿的其他货车车辆“亲密接触”。随后,它们将组成一列新的货物列车,按照货物到达方向疾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小伙子叫陈林,今年29岁,是郑州北站下行运转车间的一名驼峰连结员。自2012年转业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追着火车跑”。6年来,他平均每个班次解钩作业千余次,分解的货物列车不计其数,没有出现一点差错。同事们称他“无敌解钩手”。最近,他被中国铁路总公司选树为“新时代铁路榜样”。

  立足岗位成长之秘诀:用心、敏感、认真

  郑州北站日均办理货车2.2万辆,承担着京广、陇海4个方向的列车分解、编组任务。陈林所在的下行驼峰担负着整个编组场65%的调车作业量。

  “刚上班那会儿,看着车辆从驼峰溜下,看着师傅们‘追着火车跑’,听着车辆之间的碰撞声响,我心里直发怵。”回想起第一次接触驼峰连结员工作,陈林感慨万分。驼峰连结员的主要工作是紧跟时速10公里的货物列车一路小跑,将其连接车钩分离,并摘开风管,是一个对技能与体力都要求很高的岗位。

  “那时,我啥都不懂,啥都不会,第一次使用提钩器摘风管就没有摘开。”陈林对第一次摘风管记忆犹新。这激发起了他的斗志。从那以后,他就专心研究风管连接的构造以及提钩器操作诀窍,并反复实践练习。一次摘不开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手上磨出了泡,鞋子跑出了洞,新领的工作服没几天就变得脏兮兮的。仅仅一个半月,他就熟练掌握了驼峰连结员工作的基本技能。

  与运动的车辆打交道,安全最重要。“其实,刚上班那会儿,师傅强调最多的还是安全。”陈林说,“除了业务外,我们还必须熟记各种规章制度。”那时,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驼峰连结员工作必须知晓的规章制度。一有空,他就会拿出来看。“那是血与泪的总结。”他说。如今,陈林对这些规章制度已经烂熟于心,但仍会时常翻看,提醒自己执行作业标准不能走样。

  人物档案

  陈 林

  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2012年转业参加工作,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站驼峰连结员,主要负责郑州北编组场下行驼峰货物列车的分解工作。6年来,他分解列车不计其数,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他2016年荣获郑州北站“四优”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摘取车站调车职业技能大赛桂冠。他的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栏目播出。今年农历大年初五,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专程到郑州北站看望慰问陈林及其班组职工。

  采访手记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

  驼峰连结员的工作枯燥,千万次地做着重复的动作;驼峰连结员的工作危险,需要时刻警醒、敏锐、认真。陈林千万次地把一件事重复做好,时时刻刻保持着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值得我们学习。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玩不得虚招,需要业务娴熟,需要执行标准不走样。安全工作有规律可循,不能瞎打瞎撞,需要总结规律,按规律办事,方可事半功倍。陈林对待工作用心、认真,刻苦钻研业务,注重发挥团队作用,收获成功实属必然。

  调车工作是铁路安全的重点领域。年轻的陈林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责任编辑: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