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工程力保如期完成(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3月5日下午2点,朝阳区冬奥村项目工地,48岁的陈成奎正在12号楼忙着防屈曲钢板墙焊接作业。
早在2月10日,陈成奎就和几名山东老乡坐专车回了京。“紧接着就住进了冬奥村工程东侧的全封闭隔离区,单独一间宿舍,一天两次测体温,三餐送到门口。”14天后,陈成奎无不适症状,正式上岗。
冬奥村项目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赛时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保障服务。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焊接和出入口安全架的搭建,为接下来幕墙安装、防火涂料等环节的复工做好准备。”北京城建集团冬奥村项目工程部部长李化介绍。
保安员高玉顺,每天负责为进出工地的工友测体温。工地上有不少老乡,平日里亲如兄弟,可在这当口,高玉顺严格执行规定,“每个人都得测温登记,要是超过37.3摄氏度,就得隔离观察,不能放进工地。”
“以前工地有4个进出口,现在只留下一个西南口。”李化介绍,每天早晨7点半,工人们从生活区进入施工区;下午5点半,工人们有序下班。“大家都很理解也很配合。”
从量体温、戴口罩、分餐制,到所有返京人员到京后均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各冬奥工程施工方坚持严字当头,专人负责、专人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按照建设计划,2020年底,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将全部完工。工期紧、任务重,一刻都不能松懈。
延庆小海陀山脚下,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为了狠抓工程进度,我们春节期间也没停工。”负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的北控京奥公司工程部副经理王永生说,目前项目又取得了重要突破。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0米。赛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2月10日起,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开始首次液氨充注,历时18天,将4个批次共计80吨液氨全部注入制冷系统,这也是我国体育场馆目前最大的氨制冷系统。
面对突发疫情、冬季施工等不利因素,施工单位上海宝冶公司项目部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积极与外方专家沟通,通过远程操控、指导的方式进行设备调试、操作和运行。
冬奥工程建设多头并进,很多环节需要沟通协调。没法当面商量,就在线上见。
距离冬奥村西北4公里左右,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工程国家速滑馆。它还有个昵称——“冰丝带”。组成“冰丝带”的,是3360块玻璃幕墙,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中只有两块玻璃幕墙的尺寸是一样的。其他的玻璃幕墙,每一块都得实地测量后定制加工。
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经理张怡这段时间频繁召集“网络会议”。参会者身处数地,有在广州的铝材加工单位负责人,还有在北京大兴的加工厂负责人。不过,会议效果很不错,物资供应问题得以解决。
原来每天召开的现场生产调度会,现在也变成了线上会议。曾参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觉得,“线上研究技术方案、指导施工生产,效率不比原来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眼下,各冬奥工程建设紧锣密鼓,北京赛区、延庆赛区25个在建项目已有24个有序复工,复工率达96%。
“有信心有能力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项冬奥工程建设任务!”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和“鸟巢”“水立方”等,共同组成北京这个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场馆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