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见证伟大历程——外国专家眼中的改革开放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题:见证伟大历程——外国专家眼中的改革开放
新华社记者孙萍 陆佳飞 陈静
改革开放40年来,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将自己融入改革开放大潮。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
“我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美籍律师龙安志每天都要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晨练,从院子里可以眺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与30多年前龙安志初来京城看到的天际线迥然不同。
1981年,龙安志来华留学。他回忆说,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街头行人的服装基本以蓝色绿色为主。每次他去友谊商店花1美元买一瓶可乐,他的老师都会觉得“败家”。而中国的巨变正在悄然发生。龙安志也没想到,他的命运会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
20世纪90年代,龙安志帮助一些外企进入中国,并且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建议。他见证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发展模式转变。2013年,龙安志受聘担任原环保部顾问,负责制定绿色印刷政策的相关工作。“中国政府及时意识到工业发展带来的后果,实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政策,如今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和投资、绿色金融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龙安志看来,从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加入世贸组织,到人民币“入篮”、“一带一路”倡议,一个个标志性节点如同一幅幅画卷,记录下了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他还撰书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模式,回答中国如何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等外界感兴趣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包括:循序渐进的改革、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提供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
比利时人范克高夫20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我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参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和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在范克高夫看来,北京奥运会集中展现了当时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每每被友人问起中国改革开放何以如此成功,范克高夫都以亲身体验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得益于中国的行动力和效率。他经长期观察发现,只要中国下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例如,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中国实现了整体开放和平衡发展。”
“我见证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创新中心”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打开,中国的对外科技交流蓬勃展开。1985年,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学院院长巴塔查里亚邀请了一批中国工程师赴该校学习。后来华威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两百来家中方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前后约有两万人从华威大学的教育培训项目中获益。
巴塔查里亚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华时对工程师在中国的地位之高感到惊讶。他感到中国人有通过科技改变社会的激情,也预感中国科技的进步将改变世界。“我的预感已成为现实。我见证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创新中心。”
巴塔查里亚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更多融合了他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发展。
从在澳大利亚执教,到来中国山东工作,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查尔斯·雷伊·麦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的轨迹。
麦凯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他教过的许多中国学生毕业后留在了澳大利亚,但后来,回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麦凯多方了解后意识到,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职业发展空间方面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在一名中国学生的建议下,麦凯来到中国从事自己的免疫学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走上了科技创新道路,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在麦凯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两大特征,而环保和科技理念也已渗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如今,麦凯也入乡随俗,每天骑自行车穿行在济南的街头,出门不带钱包,只带一部智能手机。
“我感到中国人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德国医生夏爱克曾在云南偏远山区工作了15年,现虽已回国但仍时常想念云南和那里的孩子。他说,刚到云南鹤庆县时,整个县城只有一条柏油路,后来有了高速公路。“生活变化之大,不仅我没想到,当地人也没想到。我刚到云南的时候,他们说这辈子恐怕就这样了。但5年后,他们开始买车。10年后,他们有钱出国旅游了。”
在云南,夏爱克看到很多家庭的命运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义务教育制度而改变。通过义务教育,不少孩子走出深山,去城市上大学;而新农合政策实施以后,当地医院的软硬件设施越来越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大大缓解。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扶贫等事业取得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就。我感到中国人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有自信。”夏爱克说。
1974年,拉贾·马加斯韦兰从斯里兰卡来到中国留学。毕业后,他留在中国。马加斯韦兰参与了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期间的城市改造项目,目睹中国人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
马加斯韦兰认为,身边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的中国朋友普遍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这当然要感谢改革开放政策。“从外国人的角度看,我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正在经历幸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