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智能时代,天津演绎“硬核”故事

2019-05-21 14:14:00
来源:凤凰网政务
字号

  文丨特约观察员 于平

  “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共赢共享的平台。希望大家围绕‘智能新时代:进展、策略和机遇’的主题,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为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天津将以更前卫的理念、更开放的胸襟,拥抱智能新时代,创造智能新生活,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天津智港”。

  让智能科技与公众更近

  这场全球智能产业的巅峰盛会,天津已连续举办三届。一路走来,世界智能大会的品质和水平稳步提升,大会不仅为智慧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也顺应着世界智能科技产业的潮流。

  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的本届世界智能大会,有着诸多夺人眼球的亮点。其中包括: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越来越多。此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成为主办方之一,使得主办单位已达到9家。行业大咖云集,国际嘉宾也逾1200人,会议的行业权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巩固。

  “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大会的主题从第一届的“迈向大智能时代”,到第二届的“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到本届的“智能新时代:进展、策略和机遇”,主题的变迁凸显了大会更加成熟和务实的理念,从关注和展现世界前沿科技新成果到推动技术变革、行业变革,为智能产业全球高端合作穿针引线。

  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不仅精心打造会议和展览的这一“主菜”,还推出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的赛事,机器人互动、智慧城市体验场景、自动驾驶汽车试乘,让大会更为趣味,更为鲜活,满足了公众近距离接触、感受智能科技的渴望。

  本届世界智能大会讨论的议题也更为深入和广泛,大会分论坛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板块、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板块、数据智能化与应用板块、数字经济赋能板块、智能制造与产业融合板块、智慧生活与民生板块,共计35场次。议题内容之丰富和场次安排之密集,远超历届会议。

  天津“智造”的品牌显现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面对变革的时代,与天津渊源深厚的梁启超的这番话,言犹在耳。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以机器替代了人类体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那么放眼将来,智能科技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脑力,释放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

  也正因此,尽管近几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产业兴衰起起伏伏,但智能科技始终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一场以智能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经济竞赛,正在各个国家之间上演。每个国家都期望搭上智能科技的快车,领跑新一轮科技革命。谁把握住了智能科技,谁就把握住了未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在这场全球智能科技产业竞赛中,天津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前行者。近年以来,天津智能科技产业的崛起有目共睹。人脸识别、水下智能机器人、视觉防火系统、无人机、全景多目智能摄像机、妙手微创手术辅助机器人、国产64核高端芯片……天津“智造”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不断涌现的智能科技“杀手锏”产品,或刷新世界纪录或填补国内空白,一次次吸引了舆论的眼球。

  天津有着国内完善的智能科技产业链,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讯、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这些奠定了天津独步天下的产业优势,让智能科技成为天津又一城市名片。

  “天津故事”,让事实说话

  智能科技产业,给天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得这个传统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天津,正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演绎出智能时代的“天津故事”。

  统计数据显示,在天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智能制造业企业的占比接近20%,其增加值占比接近30%。新能源汽车、平衡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2.7倍、84.2%、70.9%、47.2%。根据天津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毫无疑问,智能科技产业对于天津,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先进的产业形态和巨大的规模效益之外,自主、安全、可靠,也成为天津的智能科技产业一大优势。银河超算、麒麟、飞腾、曙光等高端产品在全国领先,“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先后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提供服务、自主安全激光打印机问世。天津的这些创新成果,极大提升了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并使得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实现了换道超车。

  智能科技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是“硬科学”和“软科学”交互发展的产业。这就注定了培育和发展智能科技产业,远比传统产业发展更为复杂、困难。那么,在这场强手如林的智能科技竞赛中,天津何以能引领风骚?

  这背后,是天津对于智能科技产业的积极布局,缜密规划,细心培育,强力保障,从软件、硬件到服务,实现最优化配置,从而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创造了一片阳光沃土。

  对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天津给予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就宣布设立300亿元智能科技产业基金。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再次出台100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和千亿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这些资金大大加快了智能科技的研发,支持了大批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为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天津市建立了由214名专家组成的智能制造项目专家库,公开、公平、公正评审,对相关资金严格把关。

  在大力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天津还不拘一格广揽英才。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市出台了“海河英才”计划,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截至目前“海河英才”引进各类人才15.6万人。其中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约占引才总量的18%;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24人。除了重视战略新型人才引进之外,天津还将推出“海河工匠”行动,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大量高熟练度技术人才。

  天津十分注重智能科技产业研发平台的建设,在政策鼓励支持下,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智能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智能科技产业研发平台涌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6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609家。

  对于智能科技的企业的政策扶持,天津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精准发力,构建了一套分级分类的扶持体系。通过遴选,把智能科技企业分为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雏鹰”企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瞪羚”企业,和具有引领力和示范性的“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精准施策,分类扶持。

  针对天津智能科技产业链内部缺乏衔接、主要节点规模偏小、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不足,天津还实施“有机串链”“扶优育强”“补短拉长”“平台搭建”“引智引企”“产业聚集”等六项工程,推动智能科技产业链形成有机链条,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构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数字经济,法治先行

  发展数字经济,天津不仅强调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更注重法治的规范和保障。这方面,天津的大数据立法就是典型的案例。

  大数据产业作为智能科技产业的代表,最近几年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但是在发展的历程中,大数据产业也愈来愈遭遇困境和挑战。如大数据“孤岛”的问题,许多政府部门有着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掌握大量价值无可估量的大数据,但是这些不仅没能向社会开放,甚至连一些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至今还是个问题。

  大数据还攸关公众隐私,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泄露事件屡屡发生,如何妥善处理信息自由流动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实现大数据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也是一大挑战。

  为此,天津市人大于2018年12月14日通过《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针对政务数据“孤岛”的困境,该条例明确规定,政务数据属于无条件共享的,数据提供单位应当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数据使用单位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查找、获取。推进政务数据集中向社会开放,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教育、环境、气象、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

  为确保数据开放的同时,保护公众隐私,条例也完善了相关追责条款。

  这一立法全速推进了天津建设大数据的服务和应用。目前天津已建成市级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和统一开放平台。

  据悉,天津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已接入49个市级部门及能源集团、水务集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3家公共服务机构,梳理信息资源目录3011类,数据总量超48亿条;统一开放平台已接入34个市级部门的开放数据,包含364个数据集、103个数据接口,面向社会开放数据总量723.3万条。

  大数据立法,通过法制的规范,为天津大数据产业战略政策落地保驾护航,标志着天津大数据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这样的立法背后,体现出天津先行先试、锐意改革创新的思路。天津为大数据立法探路,不仅为未来全国的大数据立法提供宝贵经验,也为服务大数据发展的国家战略,作出重大贡献。

  数字经济,不再画地为牢

  在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上,天津没有画地为牢,而是让数字经济主动对接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招商局集团、工商银行、清华大学等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产业,加快形成高端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

  天津一直支持雄安新区利用世界智能大会等平台,搭建对外务实合作桥梁。探索三地共建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孵化、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堪称京津冀智能产业合作的典范,该科技园由京津两地携手共建,由滨海新区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制定的《关于支持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行动指南,统一协调各部门,大刀阔斧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成立仅仅两年多,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就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注册企业940余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超过240家,注册资金约104亿元。

  京津冀,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这为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据“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报告,京津冀以80.6的得分位列三大经济圈首位,长三角以60.7分位列第二,珠三角以45.6分位列第三。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显然,正是京津冀的通力协作,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才使得京津冀智能产业成为国内标杆。

   产业竞赛,需更快更高更强

  以建设智能科技发展高地的决心和智慧,潜心蓄力,引水松土,呵护培育,天津一系列法律政策组合拳,既为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的大环境,也保障发挥了企业自身的自由和活力。这使得天津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上,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生态圈和产业链,让天津成为智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也要看到的是,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全球智能科技仍处于“婴儿期”,换而言之,这是一个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产业。天津要想保持领先优势,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在“你追我赶”的全球智能产业竞赛中,做到更快、更高、更强。

  事实上,天津一直在努力这么做。天津在智能产业的发展上,一直对标先进国家和城市,例如瞄准国际最新技术趋势,精准引进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来天津发展等等。

  “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如今,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新征程的道路已经开辟。未来,天津需要再接再厉,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助推天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智能产业的发展,除了聚焦于生产端之外,同样注重需求端,即通过扩大社会需求拉动人工智能发展。以日本为例,在老龄化社会健康及护理方面,对智能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方面有着大量市场需求,日本发展人工智能是以刚性社会需求为带动,以服务机器人等硬件作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这使得日本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类似的思路,或同样可以运用到天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通过大力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服务业的智能化改造,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为导向,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发展实用型智能科技,如此既开拓了智能科技的市场,也使得民众生活因智能而更便利。

  世界智能大会,以会兴业、以会引才、以会聚财,这是天津智能科技产业的一大助力。今年的盛会,引来各方无数的点赞。智能科技产的发展,未来天津需要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夯基垒台、补齐短板,通过政策持续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如此,天津在全球智能科技革命中的地位,自然能不断巩固。

  智慧之光照亮天津未来之路,在扑面而来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智能产业的“天津故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演绎得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张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