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通商  > 正文

北京市就推广台湾会馆征集两岸人士意见

2010-07-28 08:54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位于前门地区大栅栏商业街的台湾会馆,是北京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室27日在此邀集两岸40余位专家及台胞人士座谈,为日后推广台湾会馆并增进两地民众交流倾听各方意见。

  台湾会馆是大陆唯一的一所,史称“全台会馆”;会馆于1890年前后,由一位台湾进士兴建,用以因应台湾举人进京考试时落脚之需。这所历经100多年来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会馆,于今年5月8日重新开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都参加了当天的重张仪式。

  北京市台联副会长叶芳27日介绍,会馆最初满足了台湾举人进京落脚需要,抗战期间曾出租给商行提供乡亲组织活动经费;经过2009年至2010年修缮、扩展,重张后的台湾会馆不止作为两岸联系的见证,也将扩展为北京与台湾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平台。

  1985年,台湾会馆的产权由北京市台联接收并管理至今。

  来自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2006年曾察看当时未经整理的台湾会馆,之后持续为保留会馆奔走、呼吁。他在座谈中说,会馆中有台湾人和祖国相联系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建议今后多介绍台湾人士来此参观,让更多人了解台湾和北京历史上的联系。

  据记载,自清康熙33年(1694年)至光绪29年(1903年)间,共有32位台湾籍举人考中进士。台湾会馆的展示中还有2幅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拓片,上头分别记有台湾第一位进士陈梦球与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的名字。

  北京大学专家张万仓说,参观台湾会馆,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两岸近100多年的历史。清末科举制结束之后,从北京大学史料中可以看到,一直有台湾学生到北大读书,蔡元培校长时期还有北京台湾青年会,经过两岸隔绝,现在又有300多人在北大就读。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徐博东认为,台湾会馆是台湾与大陆悲欢离合的历史见证,也是情感纽带、精神会所;未来,台湾文化精英与中国文化的连结,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北京市台办副主任高振生在致辞中表示,会馆纪录了台湾同胞100多年来在北京学习、生活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与台湾的历史联结;今后,北京市将支持各方专家研究这段历史,并以多种形式推广台湾会馆,以增进两地民众的理解和情谊,并以台湾会馆为平台着力推动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

  据了解,以台湾会馆为核心的北京台湾文化商务区将于今年9月开市,台湾商家将在此间集中推广台湾品牌。(记者 刘舒凌)

[责任编辑: 李学斌]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