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统计局8月18日在其网站发布该省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随着今年年初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认真贯彻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呈现总体平稳、逐季回升的运行态势。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严重不发达,成为该省今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落后的重要因素。
平稳回升成主基调
上半年,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33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7%,与上年同期持平。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同时,黑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稳步扩大。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户数22.2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民营企业20.7万户,增长1.3%。
黑龙江省统计局报告认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308.5亿元、1243.9亿元、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3%、9.1%。全省非公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37.4∶53.4,呈现“三、二、一”格局。
更让人觉得有亮色的是,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全省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365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59.9%。比上年同期增长1.4%,增速由一季度负增长(-33.2%)变为正增长,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呈现“二升一降”,即第一产业投资62.6亿元,增长28.1%;第三产业投资634.7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投资667.7亿元,下降9.6%,其中,工业投资650.9亿元,下降9.8%。增长的同时,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比有所提高。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总额为51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0.9%,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三大因素成为掣肘
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黑龙江省非公有制工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增幅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工业面临主要困难,是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减少双重挤压,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利税总额171亿元,下降10.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6.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6.1%,其中利润总额111.6亿元,下降5.8%;税金总额59.4亿元,下降17.4%。
同时,“四煤城”非公有制经济有三个出现下降态势,也成为拖累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上半年,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煤城”呈现“三降一升”的增长格局。造成煤城增速下降的原因除了煤炭价格低迷、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衰退。“四煤城”除鸡西为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外,其他3个煤城均身居衰退型城市行列。二是“一煤独大”弊端凸显。“四煤城”中“一煤独大”特征明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慢,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三是非公有制经济面临不平等待遇现象依然存在。随着“非公经济36条”“新36条”等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平等竞争现象。在“四煤城”中,国有发电厂优先选购国矿煤炭,限制民营煤企原煤现象屡见不鲜。一家煤企出现事故,所有煤企都要全面停工待检,待检时间最少一个月,多则半年,停产期间井下劳动力流失严重,民营煤企已疲于应对。
重点突破成关键
报告提出,要从四个方面提升非公经济发展:一是优化政府服务,积极营造非公有制企业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消除歧视,坚定信心,确保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稳步健康增长。
二是转变非公有制林木企业传统经营思维,提升企业发展后劲。随着林业禁伐政策的全面实施,木材原料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黑龙江省林木企业在技术实力、资源利用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等方面都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非公有制木材企业应转变传统经营思维模式,借机实现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切实提升林木业加工服务水平,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由传统原木采伐和木材粗加工向木材精深加工业过渡。同时,加大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力度,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灵活应变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是超越“一煤独大”,鼓励民营煤企进入非煤替代产业。积极做好“四煤城”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出台“四煤城”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和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加大非公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民营煤企提档升级或转行发展。
最后,报告认为应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用工成本上升“倒逼”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因此,除了企业通过高附加值来摊销高成本,有效抵消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外,政府还应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让“机器换人”战略逐步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责任编辑: 陈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