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东北及中西部  > 正文

关于进一步促进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2014-08-29 10:53 来源:中国经济网-陕西频道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年来,随着陕西茶叶的市场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其优良品质已受到来自国内外茶界专家与广大消费者愈来愈多的认可和好评。2012年、2013年,由省、市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的陕茶代表团连续两届赴港参加了香港国际茶叶展,在国内外茶商中均引起较大反响;2013年4月,“汉中仙毫”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也使陕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骤增,一时间也全面带动了陕茶的销售。

  但据相关数据,多年来陕茶基本上还处于自产自销状态,主要供给省内及西北部分地区,截止2010年基本上尚无自营出口业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海外市场占有率极其有限。加之对陕茶的宣传不足、定位不准,目前反而呈现出“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状,陕茶也一直被茶界普遍定义为“有品无牌”,即秦巴山区优良的自然条件所生产出的优质茶叶,并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未能真正成为陕西地方经济的又一支柱性产业,并由此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陕西省对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以汉中、安康、商洛为主的茶叶种植生产范围已逐步扩大。据统计,2013年全省预计茶园面积158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08万亩、总产量近4万吨,以上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8.2%、10.2%、33%。茶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陕茶在国内外销售市场上竞争力的相对薄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当下制约陕茶“化优势为胜势”并在更大范围内开拓市场的客观因素尚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品牌繁多,但未能形成集合效应,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导致销售规模和销售价格难于提升。多年来,陕茶的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品牌认知度较低。虽不同市县各有特色茶种,但始终未能摆脱“单兵作战”的营销理念与方式,个别地区由于地方利益而发展思路受限,陕茶品牌相互之间也时有恶性竞争。陕茶本身因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条件形成的品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缺乏品牌建设意识,营销理念滞后,未能产生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高的核心品牌,从而无法形成合力以开拓市场。因此,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占有率较低,始终未能进入高端茶叶消费市场。

  二、缺乏大规模、专业型的龙头茶企,茶叶生产规模有限,生产能力较弱,加工工艺传统而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虽陕西省近年来通过“陕茶复兴计划”大力扶持了陕南三市及关中部分地区的茶园建设,但由于省内缺乏大型茶叶集团,陕茶的发展仍处于各地区分散发展、各自为政的初级发展阶段。许多茶叶企业生产经营缺乏专业性,生产工艺老化,产业链较短,茶叶制作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在包装设计、产品分类、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力量薄弱。

  三、茶叶行业内部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茶文化建设缺失,陕茶的内涵及其价值尚未充分开发。目前,部分陕茶企业经营尚不规范,诚信度不足,传统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仍在部分地区存在,散装茶叶或冒用品牌茶叶时有销售。一些产茶地区和企业的“各行其道”,使其面对外省著名茶叶品牌时,市场竞争力整体较弱,许多茶企的凝聚力不够、发展潜力和空间有限。与此同时,陕西虽截止2010年茶园建设整体面积已居全国第8位,但在地域性茶文化建设方面尚较为滞后,未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茶文化交流平台,并以此助推陕西茶产业的全面拓展。

  有鉴于上述情况,当前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是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还是在注重产量的同时积极谋求开拓市场空间,从而实现 以销售拉动生产的崭新发展模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陕西茶产业甚至是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此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规划,全面布局,立足长远发展,形成多地区、多部门联动,共创陕茶发展新格局。应视全省茶产业的发展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升对于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 度。政府部门应强化对于陕茶发展前景的认识,从大市场的眼光看待促进陕茶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的社会效益。全省通盘考虑,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统一规划,切实有 效地发挥省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真正形成各产茶市县与省级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一部署茶产业发展的大局。苹果产业作为陕西省产业发展的 成功案例,对于今后发展茶产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建议政府能像重视苹果产业一样去重视茶产业,使茶叶成为未来陕西的除苹果外的另一张名片。

  二、进一步整合品牌,整合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发展。鉴于陕茶小型企业众多、品牌繁多的现状,建议今后重点加大对一些龙头企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植力度,给予其必要 的政策优惠和行业补贴,使其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有地方代表性的、生产现代化的、运作规范化的龙头企业。同时,应巩固既有的优质品牌,并通过品牌间的有效整 合,“集中拳头”打好“组合拳”,真正将陕西的优质茶企、茶产品重点推出,既可以避免省内品牌竞争间的“内耗”,也可以促进陕西茶产业在规模、品质、效益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在加大生产规模建设的同时,要同时着力强化宣传,开拓更大市场。近年省内新建茶园在逐步增加,产量也逐年提高,这有助于规模效益的发挥。但在加大生产环节 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于宣传与营销环节的支持力度。当前,建议政府投入更多专项资金用于茶叶生产的同时,也应设立用于鼓励陕茶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参展布 展、营销推广、科研与培训方面的专项资金,以扩大陕茶的知名度,为其深入开拓市场搭建更多平台。

  四、提升茶叶制作工艺,提高专业水平,满足更多高端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地减少成本、增加效益,茶叶企业要更多去学习一些产茶、制茶大省和名企的成功经验,不断 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推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不断引进新品种,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加速茶园良种化进程;要以标准规范制茶,实现标准 化生产、栽培、采摘、加工,确保茶产品安全卫生。同时,还要使茶叶的制作更加向工业化发展,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五、突出优势,政策扶持,积极推动陕茶“走出去”。陕茶在近两年不断得到国际性认可,充分证明了陕茶在口感上、品质上均具有着广泛的信誉度,其市场开拓前景无比广阔。因此,积极鼓励陕茶出口正当其时,“买家”找 好了,整个产业也就盘活了。为此,建议逐步确立国家、省市县茶叶出口基地县建设项目,让其享受到相关农产品优惠政策的待遇;省、市、县政府部门要建立茶叶 出口联系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茶企发展;要建立促进陕茶发展的扶持资金,除政策扶持外,也可设立陕茶风险抵押贷款基金等有效保障机制。通过多 种方式的共同配合,推动陕茶走出省门、走出国门。

  六、增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陕茶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支持、配合和帮助,才能真正使之成为造福一方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因此,建议政府能充分借鉴云南、浙江、福建等省以及台湾地区发展茶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陕西茶产业的科学发展。各级商务、农业、供销合作、发展改革、 财政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高效配合,才能为茶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创造机遇。同时,产茶市县政府也需突破和转变地方性的政绩观,鼓励和推动企业积极寻找 市场、适应市场,一切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

  七、进一步发挥茶叶行业商协会的职能,为茶企搭建更多服务和信息平台。当前,行业商协会作为一种民间性中介组织,其社会功能和价值已发挥出巨大作用,成为沟通 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纽带与桥梁。陕茶的有关行业商协会在推介陕茶、引导销售、组织参展、提供信息等方面的作用已日渐显现,对于陕茶品牌的推广产生了积极效 果。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于行业商协会的资金支持,使其在配合政府、服务茶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利用专业网站、杂志、纪录片等方式,逐步完善对陕茶的多渠 道、多方式的宣传与推广。

  八、强化陕西茶文化的建设,深入开展涉茶领域的人文交流,为陕茶赋予更多文化内涵。陕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起始于宋代的“茶马互市”制度已开启了陕茶远销之路,赫赫著名的陆羽《茶经》中对陕茶也有所记述。秦巴茶文化源远流长,曾为昔日御用的“贡茶”,加之近代以来科研证明陕南茶叶富含硒元素,其文化价值与养生功用已得到了茶界广泛的认同。建议今后要把茶文化与陕西秦巴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健养生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走茶文化复兴之路,如此才可以充分发挥陕茶的“软实力”,将茶叶这一自古以来具有特殊文化底蕴与内涵的灵物,变成真正的宝物。因此,加强陕西茶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不断弘扬茶道、茶艺,形成爱茶、重茶、惜茶的社会氛围,对于茶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样具有互为补益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推进陕西茶产业的发展既面临一些问题,又呈现出诸多不可错失的机遇。茶产业建设既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又需要积极开拓市场。当前,下大力气进行资源整合、品牌整合,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要求,而不断扩大陕茶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则需要政府各级部门的积极共识与上下联动。茶产业目前已经成为陕西省绿色经济和循环发展的特色产业,但其发展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使之尽快成为富民强省的又一支柱性产业。(陕西省茶人联谊会 王昱)

[责任编辑: 陈桐]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