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远香正在喂牛 曾忠 摄
潘远香爬行着独立去喂牛草 邓烨 摄
用手推一下箩筐,再用手撑着地,往前爬行一步,遇上使力不当的时候,她还得停下来,将撒了一地的牛草重新捧近箩筐。勉强爬进养牛场,在1米高的牛圈外,她趴着的身子还不及牛圈的一半。左手卖力够着圈沿,右手抓一大把牛草使劲向食槽抛去,听到牛嚼食的声音了,便是成功了。这样的过程常人用不到2分钟便能完成,她却足足要用上10分钟。可别小看她,虽然身体残疾,她可是当地有名的养牛大户,养牛场年产值超400多万元。
身残
3岁时残疾 从此与命运博弈一次“意外”她学会了爬行
她叫潘远香,今年34岁,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人。昨日记者见到了她时,烫卷的头发在身后束成马尾,身着黑色蕾丝上衣,静坐在牛圈外的潘远香远看与常人无异,而当她“行走”时,残疾的身体显现无遗。弯着腰,右腿畸形,脚踝弯曲搭在地上,脚掌往一边撇着,双手套在拖鞋里,放在地上支撑身体,一蹭一蹭的往前爬。就是这样一个潘远香,却建起年产值超4百万元肉牛养殖场。
3岁时,潘远香因高烧不止被送到一家私人诊所,经医生抢救命保住了但却不能直立行走。后经检查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慎打坏坐骨神经。从此,潘远香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从5岁起,只有上半身能正常行动的她,便在家厨房负责烧火煮猪食。至此再没单独“行动”过的她,在一次“意外”中学会了爬行。“在一次烧火中,多加了些柴火,火焰猛喷出来,把旁边一堆柴火点燃了,把我吓着了就摔了个跟头,然后我下意识的往外头爬。”
学会爬行的潘远香很兴奋,她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从此,她开始试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尽力学会自己做家务。为了读书,她坚持爬行上学。“夏天地面很烫,手掌心几乎全是泡,冬天两只手全是冻疮,红一块、紫一块的肿得像泡粑。”潘远香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用稻草编手套,由于技术不过关还没到校就磨破了。“那时候家里穷,下雨天手上沾满了泥,只能到校前两手搓搓就算了。”
10岁才勉强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对于潘远香而言,都比常人艰难许多。别人做一遍就完成,她却要付出数十倍的努力。艰难念完小学和初中,她的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但继续上学却成了难事,无法正常行走的她被学校拒之校外。但潘远香并不服输,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高场职中的一位招生老师答应让她入学,还为她争取到了特殊照顾。当年,潘远香的事情经媒体报道,迎来不少好心捐助,为她省去了三年的学费。
不残
证明“没有腿”也能自立立足肉牛养殖 成养牛大户
她毕业后进城,她认为“城里的路平坦,那样可坐轮椅,可免遭别人笑话”,她要证明了自己“没有腿”也能自食其力。2003年,潘远香开始独自在城市里闯荡。她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家装学徒兼家政服务。那一年,她在好心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了电脑设计装潢,成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她终于鼓足勇气联系两年未见家人,次年在家人的帮助下按揭下属于自己的新房。
随后,她学财会、做家装、养鸭子……几年间,潘远香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2013年,潘远香从电视上看到喂牛赚钱,她便动心了,她的想法也得到从事宰牛三十多年的舅舅的支持。随后,不懂的潘远香从调查牛价、市场、销售、利润、行情等着手,慢慢的对养殖肉牛熟络起来。了解了这些,潘远香便开始筹划建牛圈。
第一次试养30多头,刚好盈亏持平。事后发现,不仅选种不对、称重不准,还被中间吃了差价。潘远香认真总结原因,四处向养牛户交流学习。随后,她痛下决心大干一场,选择引进西门塔尔肉牛。“西门塔尔牛虽不是纯种肉用牛,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经过多次到吉林、辽宁一带考察和协商,潘远香还得到经验丰富的兽医支持,成功打开了宜宾西门塔尔肉牛品种市场。不仅如此,潘远香还通过引进母牛,利用母牛的繁殖的方式,省去再次去东北购买。如今,潘远香的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34754平方米,圈养肉牛130余头,职工12人,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残疾人发展肉牛养殖 23人,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0000元以上。
在潘远香的养殖场内,一头头肉牛膘肥壮硕,新生的小牛依偎在母牛旁,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宰牛草、喂饲料、打扫牛圈……每一件事都难不倒她。乐此不疲的潘远香自豪地说,“我家的肉牛品种好,只愁买不愁卖。”现在,除了分给农户养殖的75头外,潘远香还自己养殖了42头西门塔尔肉牛。按照每头牛平均2千斤的长势,潘远香每宰杀一头便能获利5千元,同时周围农户靠养殖肉牛也能实现每头3至4千元的纯利润。
游莉 曹鹏 实习记者 邓烨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