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回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剧增,一些基层财政部门采取“空转”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现象有所抬头。
为了纾困解难,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削减非核心及投资支出、动用财政储备、出售地方政府拥有的资产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化解地方财政压力。
所谓财政“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过高,年底难以实现,只好弄虚作假,通过财政部门向企业拨款后,再由企业将资金以税收等形式缴回财政,通过倒账虚增收入虚列支出,完成每年的增长指标。
“财政‘空转’由来已久。‘空转’并不是真正的财政收入来源,而是由纳税的企业、地方政府共同配合玩一个游戏,在财政困难的时期地方政府更有‘空转’的动机和动力。”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说。
消息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据北方某市财政局预算科人士称,随着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空转”的问题一直存在,近期呈愈发严重的趋势。去年该市财政“空转”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达到15%。这一现象在县级政府更为严重,甚至可能高达30%。
上述消息人士称,一位企业负责人曾表示,该企业接受银行贷款用于向区政府缴税,之后区政府会以财政补贴、税收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还给企业,企业再归还银行贷款,完成虚增地方财政收入的目的。
8月70个大中城市中95%以上的城市都出现房价环比下跌,房地产下行给经济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且令地方财政收入明显缩水。
标准普尔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估计2013年房地产相关收入占地方政府总收入比例约为20%。我们在此类收入的计算中包括下列项目:土地出让净收入、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应付的所得税和营业税。”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钟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为解决房地产相关收入下降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削减非核心支出、加强收入征收、动用手中大量的财政储备或出售部分资产。”
削减财政支出是多个地方政府最直接的应对举措。很多地方政府今年已经将“三公支出”削减四分之一。昆明市2014年上半年土地销售收入下降超过60%,因此也削减约60%由土地收入支持的支出。一些县级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大幅削减,部分地区到今年9月投资性专项支出仅完成25%。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