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地产  > 正文

公积金新政突破 可异地贷款

2014-10-15 14:59 来源:新快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公积金新政突破 可异地贷款

  公积金新政变化情况

  ■CFP供图

  ■新快报记者 邓苏梅

  昨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细则内容披露。《通知》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而此项规定和广州日前通过审议的缴存年限规定出现冲突。

  《通知》要求,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通知》放宽了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并首次明确提出公积金可异地贷款。《通知》还规定,对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要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等内容。

  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

  除了放宽公积金缴存年限外,《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即职工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对曾经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现缴存地缴存不满6个月的,缴存时间可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

  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规定无疑是公积金设立以来一个新的突破。满堂红市场战略部高级经理周峰透露,目前广州的公积金贷款可以实现和部分城市互通,在广州缴纳公积金的使命可以到佛山、东莞等地贷款购房。但是佛山、东莞缴纳公积金的使命则不能在广州贷款购房。

  据记者了解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虽然不允许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但是却允许异地购房提取。以北京为例,在外地购房后,只要提供购房合同、首付款发票、契税完税证明、职工所在单位提供的“职工异地购房证明”、基本养老保险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就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

  连续缴存年限由一年减至半年

  广州另需满足一定累计缴存年限

  早在13日,关于三部门制定公积金新政的消息就已经传出,其中涉及将取消公积金贷款强制保险费、担保费、公证费以及评估费等。公积金贷款新政内容重要的是明确放松了公积金贷款条件。《通知》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而现下执行的政策为连续足额缴存12个月,门槛降低。

  然而广州日前在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上就对调整公积金缴存年限这一项内容通过了审议,广州规定,本市户籍需连续足额缴存公积金满6个月,累计缴存公积金24个月以上(含24个月);非本市户籍,需连续足额正常缴存累计公积金满6个月,累计缴存36个月以上(含36个月)方能申请公积金贷款,与昨日三部门发文的规定有冲突。

  对此,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从法律层面而言,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必须跟中央保持一致,除非文中内容允许地方政府有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细则的权利。“但是实际上各个城市之间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很难一刀切。”彭澎指出,按照限购在各个城市存在差异化的情况,公积金政策应该也允许存在差别。

  业内声音

  广州一旦放松

  公积金贷款余额将更少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就广州而言,对外地人使用公积金贷款本来就限制多多,一旦放开异地贷款购房,公积金的余额将更少。

  周峰也表示,一旦规定执行,公积金余额以及买家将被分流到二三线城市。广州公积金贷款新政的方向很明显,就是既要留住买家又要截流。因此,广州无放开政策的积极性,也没有放开的客观条件。

  北京允许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除了北京的房价更高之外,实际上和北京政府意图借此降低北京的居住密度不无关系。

  广州新政

  有无重新调整的可能?

  彭澎认为,当前广州公积金新政已难言放松,不排除会跟中央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从而作出差异化的决定。一线城市都不排除出现差异化执行的可能。

  周峰表示,除非广州公积金入不敷出的状况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否则新政恐难对广州产生有效影响。其它城市可能受到的积极影响会相对明显。

  另外,《通知》规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要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而广州尚未披露相关的数据。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