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股市  > 正文

A股续演“新高秀” 5000点关口“震意”渐浓

2015-05-27 09: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分析人士认为,牛市的特征是涨得快,跌的也快。预计沪指后期冲击5000点关口时,极有可能出现相对强度较大的快速回调

  ■主持人 张 颖 孙 华

  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周二大盘高开高走,沪指成功站上4900点,创业板指收于3600点整数关口之上,沪深两市成交21542.42亿元,连续两日成交量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请问,哪些因素导致目前沪深市场出现巨量上涨的呢?

  金证顾问:目前A股市场量价齐升走势稳健,一举向上反弹屡创新高攻克4900点一线。行情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持续走高可期。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目前A股市场整体的投资氛围处于高亢状态,有助于股指持续走高。昨日,沪深股指均以大幅上涨报收,创业板指数也继续强者恒强创出历史新高。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稳增长举措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管理层在近期持续出台众多的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值得关注。三是,技术上看,沪指从前期底部2000点—2500点的突破以来,第一波上涨攀升至3000点—3500点,第二波上涨反弹冲击4000点-4500点,本次反弹已经是行情的第三波。按照波浪理论来说,上涨的第三浪向来是最大的主升浪,所以后市行情存在强者恒强的概率性较高,且有进一步上行的态势。

  广州万隆:据统计,近期基金入市异常火爆,算上处于建仓期的5500亿元资金及后续可能持续入场的5000亿元,仅仅是从公募“引流”,就给市场带来近万亿元的“驰援”资金。本周是新股申购难得的空窗期,且上周新股申购资金陆续解冻。在市场流动性充沛、万亿元巨资借机入市下,沪指发力上攻5000点将是大概率事件。前期推动股指上涨的资金,主要有外资、融资杠杆、基金机构等,合力发动上涨;从后期来看,在监管层引资入市的政策下,还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正蓄势待发:包括万亿元养老金入市、深港通、沪台通、企业年金管理、QFII额度放开,纳入MSCI指数等等。增量资金的入市规模可能会超出预期。

  5000点近在咫尺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沪深股指双双高开,稍回调后即震荡上行,沪指突破4900点。创业板指大涨逾4%,创出本轮行情新高。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看,后市将何去何从?

  源达投顾:技术面上,从沪指日K线图看,市场量价齐升,MACD指标多头发散,趋势保持良好,但KDJ指标有高位钝化态势,因此不排除后期再现盘中调整的可能,但只要趋势不破投资者则不必过于担忧,而且用量能堆出的行情,一时半会也难以终结,投资者可继续且炒且看。对于创业板指,恐高行情似乎远未结束,因此,操作上只要不破10日均线,投资者即可顺势而为,但需避免追高。

  天信投资:牛市的特征是涨得快,跌的也快。预计沪指后期冲击5000点关口时,极有可能出现相对强度较大的快速回调。正常情况下,应该很难一次性突破,因而投资者要对这个关口保持警惕和敬畏,防范可能的风险。在风险控制做好的前提下的收益才是真收益。短期的风险主要还是集中在下周新股的发行,因为下周中国核电等大盘股开始来袭,市场还是要适当的谨慎一些。

  积极布局低估值白马股

  《证券日报》记者:盘面上看,受《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发布消息刺激,多数军工股涨停,此外,信息安全、智能机器、电子支付等板块也纷纷大涨。请问,投资者如何把握后市投资机会?

  天信投资:除了热点题材板块之外,仍可以积极布局低估值的优质板块个股,如有色、地产等。同时关注主题概念,如军工改制、“一带一路”概念、迪士尼概念等个股。同时,不要忽略创业板的高价个股,股票涨跌的关键不在于股价的高低,而在于趋势是否延续。因而,在牛市的操作中,可以激进大胆一点,谨记趋势为王,顺势而为就好。

  齐鲁证券:随着监管层不断强调“慢牛”以及对“两融”监管力度的加大,短期大盘蓝筹股将维持宽幅震荡走势。在目前时点重点推荐中小板,尤其是50亿元市值以下的“类创业板”和200亿元市值以上的“成长性低估值洼地”。

  湘财证券:沪深市场风格将由中小盘成长股逐渐转向蓝筹股,建议关注银行、地产、建筑、建材、煤炭、有色、新能源、军工、环保等板块的投资机会,主题性投资机会建议持续关注次新股、资产重组和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赵燕]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