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以发工资补助来“留”住人才的方式,无论从实体还是程序上,均不符合工资发放的相关规定,恐有滥用公共财政的嫌疑。湖北若想感谢李娜对当地网球运动的襄助,大可一次一结。
针对有报道说李娜“单飞”后仍从家乡湖北领取工资,湖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克勤表示,“单飞”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与组织脱离关系,李娜仍是湖北省网球中心的一员,工作就是代表国家和湖北参加比赛,每当她回到家乡,都会到省网球队和大家交流互动。“任何一个单位都应该为自己的员工发工资和补助”。(新华网3月22日)
按照湖北官方的说法,已经“单飞”多年的李娜,不仅应该继续从网球中心领取工资和补贴,这种藕断丝连关系的存续,甚至还佐证了中国体育从举国体制向职业化转型的成功探索。也即,国家此前已经有了大量投入,国家还将继续投入,而“吃空饷”云云,相应地,也在巨大的荣誉面前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湖北的回应至少很难回避两个追问。其一,不与单位脱离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保留工资和补助。此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治理“吃空饷”,而长期不上班,却足额领取工资,则属于典型的“吃空饷”。每年都不一定有机会回一趟武汉的李娜,如何能够保持基本的出勤率?而按照李娜的自述,即便回汉,也只是陪陪家人,或者逛逛街,又如何能够体现她在网球中心的存在感?
与单位保持关系,完全可以有多种形式,而大可不必把这种关系固定为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比如把自己的职业感受、对世界网球发展趋势、技战术的理解等,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或者给其他有志于“单飞”,走职业化道路的后进,多一些指导等等。如果连“心系湖北”,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工作关系的话,则这样的“员工”未免也太泛泛了。
其二,依然代表湖北和国家参加比赛,同样也不能成为李娜作为员工的依据。只要李娜的国籍不改,她参加比赛当然是代表国家。至于是不是代表湖北参赛,湖北方面完全可以和李娜签订一份商业契约,根本没必要以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拴住”李娜。
只是,这样以发工资补助来“留”住人才的方式,无论从实体还是程序上,均不符合工资发放的相关规定,恐有滥用公共财政的嫌疑。省里面若想感谢李娜对当地网球运动的襄助,大可一次一结,给予酬劳,却不能公然给一个已经“单飞”离队的队员发放工资。
此前,李娜在回应澳网夺冠后湖北奖励80万奖金的质疑时表示,现在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了,大家都愿意锦上添花,想想有些成绩不是特别好的运动员甚至也包括个别冠军运动员退役后生活困难,其实,中国体育现在不仅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说到底,“李娜吃空饷”不过是另一种“锦上添花”。但实际上我们可看出,李娜并不缺这笔钱,也不想要这笔钱。
[责任编辑: 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