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刚刚过去的“五一”三天小长假,北京楼市“秋风萧瑟”,成交总量同比大幅下降,全国多个城市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形。与此同时,房企拿地数量逐月递减,上市公司利润出现下滑;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楼市整体“趋冷”已是大概率事件。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五一”假期三天北京楼市成交总量仅为200套,同比减少85.48%。
无独有偶,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也呈现“萧条”景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54个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9887套,比2013年同期的14642套下降了32.5%。其中,一二线城市下降幅度最大,一线城市三天合计签约1046套,同比下降40%。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认为,购房者深度观望的情绪仍未有任何改善。
成交量下滑、利润下降、拿地放缓;种种迹象表明,2014年楼市明显出现了和2013年不一样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错综复杂。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去年由于出台了“国五条”,对二手房交易所得征收20%的个税,造成了爆发式的非理性的增长,因此成交量同比自然要下降。与此同时,房贷偏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房需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当前房企与客户群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信贷收紧、自住房供应等多方因素的冲击下,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已经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供需格局已经悄然生变。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指出,成交量的下滑恐带动房价的下跌,而且今年这样的降温态势恐怕还会持续。张大伟则认为,2014年整体楼市分化将愈加剧烈,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房价出现调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则认为,自住型商品房陆续入市对二手房客源的入市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部分刚需也因此被分流。同时,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楼市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幅扭转了市场各方的预期,这也是楼市转冷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