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高法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水军”发帖要连带担责。经济之声:趋利避害,用好网络“双刃剑”。
央广网财经北京10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人肉搜索,满足了不少网友探求别人八卦隐私的好奇心,但从今天起,人肉搜索行为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昨天公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从今天起施行。其中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对他人的损害,被侵权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新出台的司法解释还涉及了非法删帖、网络水军等互联网灰色产业的责任承担问题。明确规定,雇佣、组织、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发布、转发网络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
针对昨天最高法出台的司法解释,有评论说:“人肉”有风险,“转发”须谨慎。事实上,在互联网上的言行从来都不是没有自由边界的。相反,法律责任从来都与适度自由共生相伴。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建设。
最高法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水军”发帖也要连带担责。对此,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表示,最高法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主要是为了保护网友的人身权利、个人隐私和保障信息安全。
经济之声:根据《规定》内容,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最高法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岳屾山:可能更多的还是从保护人身权利,以及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非常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最高法结合目前的现实情况,以及网络上面存在的侵权情况,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先予以一定的规定,适应了现在的情形,也是为了更好保护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可能会根据司法解释实施的情况,包括现实的情况,加速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
经济之声:新出台的司法解释还涉及了非法删帖、网络水军等互联网灰色产业的责任承担问题。很多人对此产生疑虑:怎么去界定“水军”这个概念?如何避免自己一不小心也变成“水军”?
岳屾山:最高法出台的司法解释里面不仅仅是针对这种花钱买人来转发的情况,包括像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进行转发和发布的话,也有可能构成侵权。当然,这里边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说它所转发的信息本身是构成了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的,否则可能还不会构成侵权的程度,只能说是一种“水军”的行为。但如果所转发的信息已经侵害他人权益,那可能转发的人自身也要承担民事赔偿的后果或者侵权后果。
其实大家不管是转发也好,还是说自己发帖也好,一定要注意自己所写的话或者所转发的内容,是否侵害到别人的个人信息或者对别人构成了侵权,是不是对别人有辱骂的行为,或者说转发的这条消息是不是已经经过有关部门的证实,否则的话,转发就有可能会构成侵权。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对此进行解读。
经济之声:“人肉搜索”有风险,风险在于如果因为公开他人信息而给他人带来损害,要因此承担责任。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不是值得商榷,就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受益于互联网科技日趋发达和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网友们借助“人肉搜索”,公开了一些不法行为,比如腐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肉搜索”也可以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如果对“人肉搜索”加以限制约束,会不会让一些不法分子抱有侥幸心理?
张彬:网络上这种言论表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它可能成为一个反腐有效的助力,或者是推动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用不好,就可能涉嫌到相应的侵权甚至违法的活动当中。所以这次相关的最高法司法解释,更多是在完善这样一个网络上,关于隐私权、人身权益保护系统的构建,结合其他一些司法解释,融合起来把网络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细致化的规定。在未来,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当中,它有一定的操作性,不像以前,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如果你被侵权了,根本没有机会找到是谁,因为网络本身很虚无,也不知道以什么途径,现在就可以明确了。对于反腐来讲,这次的规定给它留了一个口子,如果你仔细看的话,里边有一个规定说为了促进公共利益并且在必要范围内,比如网络反腐等这样的话可以免责。这其实也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在司法解释中留下了一个口子。这里面最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怎么样规避侵犯隐私和反腐等一些为了公共利益发生的区别,一个就是网络的实名制问题,如果实名制举报,只要查有实据的相关部门是能判别理清的,如果是子虚乌有或者捕风捉影,给人造成什么影响,就要负担一定的责任。因此这样一个规定并不跟网络的反腐相冲突,更多让网络更规范,比如实名制,比如对于你的言论负责等等,未来它是对网络环境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经济之声:约束人肉搜索也好,明确网络灰色产业承担的责任也罢,都是希望互联网行为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前进,让大家的互联网生活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具体到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搜索、筛选、共享信息时,怎么才能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张彬: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每一个人只要有一个手机有一个电脑,你就会成为一个小型的媒体,你发表的言论就不仅仅代表你个人的观点,很可能被转发,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网友有一个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要求出现一个事情马上判断真假,因为你的信息来源渠道是相对单一的,但是要慎重一点,特别是对于转载等,对于普通老百姓这个担忧没必要,包括他影响力和判断力,关键对于网络上一些大V,他们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他们的言行首先要进行自我的过滤,或者是负责任的解读。另外还有一个角度,一个的司法解释,更多是倒逼我们的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出台或者披露事件的真相,这一点在网络上非常重要。现在有一些社会矛盾的事件,或者关乎到公众利益的事件往往是自媒体发声,通过网络炒作,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再来一轮网络上的推波助澜,所以它造成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一个公共事件出现之后马上会有相关的权威声音,不管是辟谣也好,解释也好,还是披露事件的真相也好,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这样民间错误的声音,或者说相对混乱的声音就会减到更小,所以不仅仅要让每个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相应的政府部门或者相应其他的单位,也应该有公布真相的义务和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