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齐琳 曲忠芳)热闹的手机打车软件市场迎来了电信运营商的正式入局。昨日几乎同一时间里,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分别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手机流量、定制套餐、手机终端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两大打车软件欲借此构建基于移动出行的电子商务模式。
滴滴打车表示,将依托中国电信天翼网络及移动互联网数据优势,获取中国电信的流量池或流量包服务,从而为滴滴用户提供手机终端、个性化套餐等产品。此次合作相互开放滴滴App产品、业务数据接入口,实现电信用户的流量订购及电信移动掌厅客户对滴滴App接口的调用。
无独有偶,快的打车与中国联通牵手。快的打车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称,电信运营商入局打车软件,不仅可以为用户(包括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提供流量服务,而且运营商在线下拥有大量的实体营业厅渠道,可以为打车软件的司机用户提供安装、沟通的地点,快的打车与中国联通未来在数据及接口方面也会有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滴滴打车与中国电信、快的打车与中国联通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并非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打车软件厂商可以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实际上,在此之前,滴滴打车、快的打车都不同程度地与三大运营商集团或地方分公司开展过合作,包括积分换打车券、抢红包等形式。
通信专家项立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电信运营商自然乐意与移动应用软件厂商合作,以此维系并发展用户,如联手打车软件主要瞄准出租车司机用户群,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还可借此进行流量等业务的销售。而从打车软件厂商角度来说,也希望从电信运营商处获得优惠的流量池或流量包、终端产品、套餐等资源,从而为业务模式开拓新的可能。
手机打车软件经过今年初疯狂的“烧钱”补贴抢客大战,自5月停止补贴之后,手机打车习惯和移动支付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虽然用户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但整体市场基本步入平稳增长的阶段,截至今年6月,国内打车软件用户规模达到1.3亿。两大打车软件在坐稳双寡头市场格局的同时,不断与其他应用提供商合作,如高铁、旅游、购物等生活服务类,借此加大打车软件的入口渠道,从而巩固用户和市场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两大打车软件厂商都在试图找到商业化的道路,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移动出行电子商务”的概念,即打通线上和线下,搭建基于移动出行的综合服务类平台。对此,项立刚表示,目前还并没有看到快的、滴滴提出的移动出行电子商务的雏形,此番借助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虽然获取了流量支撑及其他资源的合作,移动出行电商模式能否真正落地,还得具体看打车软件厂商的操作执行能力。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