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饥饿24小时”活动

2014-10-17 08:46 来源:央广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饥饿、贫困,相信很多人对这两个词的认识,更多的已经变成了书本中的描述或者遥远的印象。但饥饿和贫困都仍在我们身边真实的发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仍有超过8亿人口面临饥饿威胁,相当于每8个人中就有1人受到饥饿的威胁。中国也仍有8249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今天是第三十四个世界粮食日,而明天则是我国首个国家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出,从今天晚上八点到明天,开展“饥饿24小时全民公益活动”,倡导有条件的人切身体验饥饿。

  体验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计划、心得体会等,并邀请三位好友参加体验,也可以为“饥饿24”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自己的头像改为“饥饿24”活动图标,或者捐出一天餐费的善款。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在今晚,他自己就将成为一名挑战者。

  刘文奎:我们发起24主要是让人关注饥饿,关注贫困这个话题,其实体验这个活动都很简单,就是把你的体验,感受在网上发出来就可以了,并不复杂,但是体验的人多了,那么这个问题就更可以被人关注到。

  我们注意到,在微博上,“体验饥饿”话题已经被阅读5300多万次,引发5.1万次讨论。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很多人都成为活动的推介者:

  受访者: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觉得很不错,因为感觉会有一种换位思考的感觉,应该可以体会到他们(贫困人群)那种辛苦的感受。

  但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挨饿会影响身体健康。还有网友说,活动的逻辑是“没饭吃的人是因为有饭吃的人不节约粮食”,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真的挑战不光是饿24小时,应该把饿24小时的饭钱捐出去。也有人担忧,活动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受访者:这个初衷肯定都是好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就是即便我不吃,我跟我身边的人说这个活动怎么样,可能也不会达到特别好的效果。

  针对这些看法,刘文奎回应,“关注”本身就具有巨大意义。但是他也提醒,饥饿体验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大家还是应该量力而行。

  刘文奎:任何活动都会有不同的声音,但这些活动都是在用新的形式来让社会来关注这个话题,可能大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都是在让大家关注饥饿,关注贫困。我觉得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在摸索,也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我们以后可以改进。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因此对大家造成伤害,还是量力而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参加一天不吃饭。

  事实上,饥饿挑战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活动。早在两年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提出“饥饿24时”体验活动,希望借此促进“零饥饿”。一些网友和个人今天也提前开始了自己的饥饿挑战。中国之声记者今天联系上几位正在挑战的网友。其中,网友“朱老六的梦想”已经断食20小时以上,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自己的体验感受。

  网友“朱老六的梦想”:从昨天晚上八点开始到今天晚上八点结束,除了饿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现在嘴唇都比较干,喝水什么都改善不了。

  其实我们以前也都有工作太忙少吃一两顿这样的情况,但是像这样参加这样的活动,还是会有一个不同的感受。我和真正饥饿人群区别是在心理上的,因为我知道,到了晚上八点之后,我就有饭吃,所以我是不慌的。但是真正贫困的人,可能除了身体上的难受,还有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下一顿饭,这种困境,这种心理上的无奈更为难熬,可能他内心的渴望就是我能吃到下一顿饭。

  所以我觉得这个体会会让我对这些贫困的人有着更多的同理心。所以从这一刻的改变和这些体会,我想我以后在吃饭不要多点菜,不要浪费上会有更深的感受。我想这个小小的改变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是很重要的了。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体验饥饿,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饥饿,体验贫困,才能更愿意去为改变贫困奉献更多的力量。虽然饥饿的体验可能一天就会结束,但是其中的体会和影响,也许会促成更多潜移默化的改变。(记者沈静文 杜希萌)

[责任编辑: 宿静]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