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对话同仁堂:百年老字号如何焕发新活力

2014-11-07 07:5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洁 席敏)从300多年前的一家小作坊到现代化的中医药集团,“同仁堂”这块国字号的老招牌被历史赋予了沉甸甸的期望。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老字号如何常葆青春活力?

   近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的传统媒体法人微博“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大栅栏的同仁堂总店,了解到了同仁堂做出的种种尝试。

   “以前,一些工人因为手工包装大蜜丸得了腱鞘炎。现在我们已经攻克了曾长期困扰我们的产品自动化包装难题,首先在国内实现了大蜜丸扣壳、蘸蜡、装盒的自动化生产。”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陆建国告诉记者,助推古老而传统的中医药行业进一步提升技术,离不开中药生产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等项目。

   据了解,同仁堂建立了“两会两院两中心一站”的科技创新体系,即同仁堂科技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同仁堂内部专家委员会、同仁堂研究院和同仁堂中医院、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集团公司检测中心,以及同仁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20年,同仁堂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药品176个(含仿制、改剂型、增加规格),保健食品92个,食品288个,化妆品123个。

   2008年,同仁堂总店开展了一项新业务,吸纳了不少退休的老中医,成立同仁堂中医院。据介绍,目前同仁堂中医院一天的门诊量超过2千人次,2013年的营业收入突破一个亿,并计划在河北保定再建一所同仁堂中医院分院。

   不过,陆建国同时也坦言,同仁堂尽管也在海外市场做了种种尝试,但是依然没有彻底打开局面。“截至2013年5月份,同仁堂在海外有106家门店,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销售对象还是华人。靠广告宣传无法让海外顾客了解中药原理。”陆建国说。

   陆建国告诉记者,他们也通过与孔子学院开展合作、派专家去海外做讲座等活动,普及中药文化和中医理论的一些常识。现在美国一些大学里有中医药专业,同仁堂也试图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跟当地大学合作,定向培养人才,然后再进一步拓展办店。

   “在全世界推广中医理念,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有信心。”陆建国说。

[责任编辑: 杨永青]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