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出境人数逐年攀升 全球奢侈品缘何近半花落中国

2014-11-09 08: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因经济低迷呈现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内地消费者去年竟买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其中超过七成是境外消费。专家认为,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境外游的迅猛增长,带动了奢侈品消费热潮。不过,随着中国人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境外奢侈品消费未来或将降温。

  中国人买走全球47%奢侈品

  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额1508欧元,消费能力全球第一,是很多欧美国家公民境外购物人均消费额的3-5倍。2013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约计1020亿美元,其中只有280亿美元的消费留在中国境内,境外消费额却高达73%。

  随着出境人数的逐年攀升,中国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释放消费力,并成为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特别是免税市场的最大买家。从2013年全球排名前十的免税集团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免税集团销售增长势头良好,多家公司保持双数的增长,其中DFS以40.65亿欧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免税行业第一,较2012年增长了25%。这得益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游客庞大的消费群体与强劲的消费力。

  该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将进一步转向境外,港澳地区(30%)、欧洲(22%)、美国(21%)是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最主要的三大地区。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的比例较2013年减少了2%,港澳地区则锐减14%。

  境外“价低质优”优势明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人的财富在不断积累,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活跃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现在约有7500万,即使是财富和支出的小幅增加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汇丰银行消费者与零售研究部负责人埃尔旺·朗堡看来,奢侈品消费不仅与GDP增长和财政政策相关,它也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有关。正因如此,非常富有的国家不一定在奢侈品上花费很多。在许多西方文化中,炫富被认为是不当之举。相比之下,中国人展示自己的财富则被认为“是合适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比例大幅增加,奢侈品在海外“价低质优”的优势明显,因而带动了境外奢侈品消费出现井喷。

  “奢侈品牌在中国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在中国已经布局了广阔的销售网络,但并没有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没有基于中国消费者需求,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分析认为,首先,一些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服务和体验没有到位,尤其是很多品牌在中国都存在价格歧视现象;其次,很多奢侈品的假货在全渠道覆盖,令消费者没有消费安全感,因此会更倾向于去原产地买到高品质、原汁原味的奢侈品;第三,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希望有更多新产品和新体验,相比之下国外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未来消费将趋于理性

  然而,奢侈品消费在中国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今年可能难以延续。美国贝恩咨询公司和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消费增长率为10%,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预计到今年底,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将达到人民币1178亿元,比2013年下降2%。这是自2000年该调查启动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结果。

  在周婷看来,奢侈品在华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的转变。奢侈品的销量近年在国内飞速增长,完全是由市场需求推动的,品牌运营者并没有任何功劳可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越来越充分和透明,中国的新兴消费群体正在逐渐成熟,对时尚消费品的需求变得更加理性。而此时,品牌运营者并未做好服务与转型,从而导致了奢侈品市场开始出现细分和降温。

  “中国人在海外采购奢侈品之风未来将会逐渐淡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人们到一定富裕程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崇拜奢侈品。在国内也能买到跟国外基本价格相同的产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到国外去买;另外当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的品牌效应也会发展起来,未来对奢侈品的那种狂热需求可能会下降并逐渐淡化。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