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会所简史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私人会所,从无到有,由盛及衰,记录的不仅仅是商业的历史
本报记者 陈净 实习生 谢隽 顾宁
从长宁路,沿着苏州河一路向东,到古北路桥拐角处,有一块公共绿地,名为“长风壹号”。
在绿地内,是上海火柴厂原址。厂房的一部分改建成一座高大的火花博物馆,另一处锯齿形厂房建成一座高档会所,也叫“长风壹号”会所。
登上古北桥俯瞰,可以看见河流蜿蜒,这是著名的苏州河十八湾之一“火柴厂湾”,长风壹号正在河湾口。
10月28日中午,《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长风壹号”会所。绿地内没有游人,和几十米开外熙熙攘攘的长风公园1号门相比,更加显得寂静。记者绕会所一圈,外观上,长风壹号不算张扬。外墙铺满暗色玻璃,除了屋顶的“长风壹号”招牌,只有一圈大红灯笼提醒路人,这是一家营业场所。
记者致电会所的股东之一程磊。程磊让记者先进去坐坐,记者告诉他,会所门关着,进不去。程磊在电话里叹息一声:“哎呀,没生意呀。”
11月3日晚上7点,记者再次来到长风壹号会所。夜色中,灯笼亮起,会所显露出不同于白日的几缕生机。会所门口停着几辆小轿车,程磊从其中一辆走出来,带记者进入会所一楼的一间小茶室。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高档会所,长风壹号在短短几年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装修富丽、高消费、官商盈门、一度暴利、生意渐渐清淡、转型维持。记者询问程磊,据他所知,其他高档会所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和会所另一位负责人异口同声:“都一样,大家都一样啊。”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