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枪”打出示范效应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将交周年答卷 年底将实质性启动国资流动平台
“管好资本、放活经营”
制定实施24个配套细则、累计完成或推进80余个项目、国资委监管企业从52家收缩为44家、新增海外投资330多亿元……作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今年12月中旬,上海将交上周年答卷。
“管好资本、放活经营,是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是‘牛鼻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通过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使国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上海的“第一枪”打出了示范效应。
■新华社记者 姜微 何欣荣
整体上市、员工持股国企混改加快推进
“华谊集团将加快整体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方案的基础性研究。”上海华谊集团董事长刘训峰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是上海国资国企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的关键词。在华谊集团之前,上港集团、上海汽车、上海建工均已完成了这一进程。更多的企业还在跃跃欲试:今年3月,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创下A股“借壳”规模之最;10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借壳棱光实业,让一只传统的建材股变身工程设计龙头股。
随着上海打响“第一枪”,其他区域发布的国企改革方案中,推动企业上市、提高国资证券化率也成为高频词汇。上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可以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推动国资有序流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逸波表示。
在整体上市之后,上海国企的混改步伐没有停歇。今年11月,上港集团抛出酝酿已久的员工持股草案,涉及1.6万余名员工,认购金额高达18亿元。认购价格以股市交易价格为基准,既公开透明,又将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很好地捆绑在了一起,对提升经营效率的意义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 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