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非银同业存款零存准刺激金融股大涨,接下来呢?

2014-12-26 07:3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12月23日爆出银监会发48号急文强化银行核查六项重点业务,造成12月24日银行股继续大跌;不过,同日,央行却给银行送来了一份大礼: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12月23日爆出银监会发48号急文强化银行核查六项重点业务,造成12月24日银行股继续大跌;不过,同日,央行却给银行送来了一份大礼: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据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12月24日,央行在与24家大型金融机构的会议上称,“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但是存款准备金初步定为零,上述机构不包括财务公司 。”而这个消息也对金融板块产生了一定刺激。

  消息刺激金融股暴涨

  12月25日,华夏银行(600015.SH)一度涨停,带领银行股大幅反弹。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同时确定了存贷款口径:存款、贷款均包括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存放;有存款准备金,暂定为零;利率仍保持现同业之间规则,自行商定。以后同业存放仅指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如果没有附加限制条款的话,则此举将为商业银行提供变相降准,以非银类机构(券商、保险等)为通道将一般存款导入非银同业存款科目,规避准备金的缴纳,短期内相当于一次放水;如果非银存款可作为一般存款进入存贷比考核,单边估算的话,则可以贡献6个百分点左右的存贷比弹性,释放大量信贷额度。

  罗毅认为,短期年末季节性因素叠加市场情绪下流动性紧张在央行定向放水下已现曙光,而随着地方债务问题梳理,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落地,地方版AMC推出,前堵后疏资产质量中长期改善,风险溢价下降,叠加无风险利率中长期下调趋势,估值中枢上移,银行估值修复行情确立。

  海通证券则称,过去一年股债都是快牛,源于债券高收益、蓝筹高分红率等基础,以及央行持续的货币宽松,但显然这样的暴涨不可持续。未来股债双牛行情会延续,只是会从快牛变慢牛。央行货币政策放松的趋势未变,但未来降低融资成本更多要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因而需要等待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配合与协调。而银行理财仍会继续扩张,理财收益率仍将持续下降,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动力。

  金融板块谁将更强?

  25日,保险股呈现出比银行更大的涨幅,一度大幅调整后的券商也紧随银行之后,似乎重新开启一波强势。而相对于券商的“高成长”,银行则有着“低估值”的特点。

  广州一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因为上述消息,银行股尽管受到短暂利好刺激,但在不对称降息之后,银行股利差明年很可能继续缩小,部分银行也会面临每股收益下滑的风险,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估值优势也会慢慢消失,而非银同业存款不用交存准,其实也降低了未来降准的预期;相比之下,券商和保险业绩增长更确定一些,更有可能成为这一轮牛市的龙头板块。另外,未来民营银行的进入,都会对现有银行产生冲击;而相比之下保险和券商尽管也有新竞争者进入市场,但本身这两个行业已经很充分竞争,无论是保险的费率还是券商佣金价格战都很激烈,新竞争者进入估计影响不太大,而且券商之间还有很多并购重组的预期。

  中信证券认为,2015年金融利益格局重塑,银行、信托已被“刚性兑付”困住,货币价格传导机制失灵无以为继。未来金融利益格局将会重塑,大券商迎来大机遇,资本市场的壮大将调整银行独大的金融利益分配格局。

  保险行业方面,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双轨制”终结,养老制度公平性矛盾有效化解,预计政府将加快推进基础养老制度全国统筹,这会为保险公司带来保费增量,有望提升估值。华泰证券罗毅则认为,随着投资渠道的放开和大类资产比例监管的实施,保险公司通过资产结构调整,实现了收益率提升,2012-2013年分别为4.8%和5.04%,2014年超过5.4%,如果叠加股债市场的走强,则收益率的上升将更为乐观。

  也有分析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就称:“券商股今年业务主要贡献来自融资业务的暴涨,以及融资带动的交投活跃,加杠杆引致息差收入是其主要增长点,这跟前两年传统银行业务没什么本质区别。同时还有一个约束,它的加杠杆的资金还是来自银行,凭什么同一个业务,券商卖得要比银行贵3-4倍。”

[责任编辑: 杨永青]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