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首席记者王姝)昨日,中组部通报了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进展:“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
中组部已多次对超职数干部进行整治
去年是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的“瘦身年”。“一仗接着一仗打,解决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比如,去年我们针对违规破格提拔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今年将会同有关部门,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去年1月,中组部就《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曾做如上表态。
此番对于超职数干部的全国性整治,并非第一次。
2007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颁布施行,明确规定对于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的行为,“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建议改正或者责令限期纠正、予以纠正、建议财政部门对超编人员不予核拨经费、建议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等处理措施”。
2007年当年以及2009年,中组部、中编办等部门都曾推出过超配干部专项清理。但专项行动过后,各地的超配干部迅速反弹,陷入了“越减越肥”的怪圈之中。2013年起开始的四轮中央巡视就发现,31个省区市中,19个省区市存在超配干部问题,仅辽宁一地的超配干部数量就达26272人。
专家建议建立官员退出机制
此番中组部通报的数据,“全国超职数配备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达4万余名”,系近年来首次披露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的“规模”。这4万余名超职数配备的干部中,截至目前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这意味着,还有约60%的超职数干部待“消化”。
如何“消化”六成超配干部?本轮专项整治后,怎样避免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再度反弹?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受访专家认为,超配干部现象之所以成为顽疾,“根子”就在于“官本位”观念,“破解超配干部问题,首先应该建立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良性官场生态,建立官员退出机制。而且,必须‘依法治编’,强化法规的实际执行效果。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为例,如果执行到位,超配干部就不会‘规模化’。”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