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再向市场发射两融收紧信号,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降杠杆。
评论0赞0
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缺“子弹”已是不争的事实。“疯牛”不停蹄融虽然驱使资客热情不减,但不少券商却在两融业务上显得越来越谨慎。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券商再向市场发射两融收紧信号,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降杠杆。中国平安近日就先后被申万宏源、兴业证券等券商先后调出两融标的,暂停融资买入。
而多位券商人士均对《第一财经日报》直言,净资本目前是券商扩大两融业务的一大“绊脚石”,而在监管层和券商对两融“管教”越来越严之后,最终或造成沪深两市两融规模冲顶“天花板”,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之后恐难有太多增长。
一组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截至2014年年末,共有79家证券公司披露了净资本数目,而这79家净资本规模总额为6038.21亿元。对应的最新两融数据则显示,截止4月末,上79家证券公司两融余额总规模近14975亿元,已经接近净资本总额的3倍,与此前“不超过4倍”的建议空间已经不远了。
统计显示,以券商披露的4月末数据来看。已有近10家上市券商两融规模接近或超过净资本的4倍。在这之中,中信证券浙江分公司4月末融资融券余额已是净资本的5.54倍,而华泰证券、齐鲁证券两融余额与净资本比例也已超5倍。
一大型券商两融业务部负责人直言,现在券商确实缺钱。“尤其是没上市的中小券商,缺少融资途径,现在显然已经没钱用,对于上市的前十大的券商这种情况会好一些,但如果超过4倍的话确实也没太多资本能用于两融了。”
该负责人认为,现在整个市场都处于“群体性盲动”之中,并不是好事,管理层和券商都深知这一风险,在子弹本就不多的情况下,券商自然要在风控上加大把关力度的。
多数受访人士均认为,现在净资本俨然成为券商两融业务的“绊脚石”,尤其在牛市之下,融资客交易热情高涨,两融业务处于高峰期。此外,管理层和券商现在对两融的风险都分外小心,这也会限制两融余额增长的脚步。
“两融规模肯定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快速增长了,最多2万亿多一些。”一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现在券商缺钱、各家实际上都面临着“上限”问题,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额融资盘被停掉。
申万宏源5月29日称,从6月1日下周一起暂停中国平安融资买入,何时恢复另行通知。随后的6月1日,兴业证券也在其官网公告,根据兴业证券融资融券证券管理规则,为控制单一证券融资规模集中度风险,即日起暂停中信证券、中国平安融资买入。
来自一位来自上海的券商两融业务部总经理分析称,申万宏源、兴业券商暂停对中国平安的融资买入,一是缺钱的问题,二而是主要系中国平安融资盘太大,超过券商的单品种融资规模限制指标,暂停买入是为控制风险。按照此前一券商人士此前对本报所说,单品种融资规模主要受以下几个约束包括:券商的净资本、券商自营+资管+经纪的单品种持仓与该品种的总股本之比。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近段时间,不少券商主动发布了控制两融业务的行动,包括提高保证金比例,限制买入特定股票等等。上述分析师也称,不少融资盘都已被券商“停掉了”。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