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以推动军工开放为突破口,吸纳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国防工业建设。”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徐占斌说16日在军民融合论坛上表示,相关部门将合理界定并逐步减少许可管理范围,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据透露,新的许可目录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60%以上的许可,这对有意向参与“大安全”、“大防务”的民企无疑是又一个政策“大红包”。
十一大军工央企集团亮相
16日上午8点30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准时开幕,包括中核、中核建、中国航天、中航工业 、中国船舶 、中国兵器 、中国电子等十一大军工企业高管悉数到场亮相,并分别登台演讲,交流各自的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军工技术的开发主要以军工任务为目标,民用转化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而二次开发具有风险性,需政府投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杰说。他建议,加大对航天技术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的支持,推动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他还建议,加大民营资本参与军转民项目建设的力度,在项目交易转让、合资入股等方面设计公平公开机制,鼓励军转民项目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设立股份制公司的模式上市融资。
除了袁杰外,十一大军工集团企业代表昨天均登台亮相,总结了各自军民融合的经验,并提出建议。
政策红包不断军民融合起跑
当日,国防科工局还透露出一批待发的政策“红包”。
“我们将合理界定并逐步减少许可管理范围,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据透露,新的许可目录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60%以上的许可。”徐占斌说。
他进一步表示,国防科工局还将推动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投资建设。并且,扩大军工企业外部协作,推进军品科研生产有序竞争,推动军工集团不断提高外部配套率和民口配套率。
业内预计今年一揽子政策有望密集落地,推进军民融合踏上新台阶。工信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解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会议上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将开展12项重点任务,包括编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等。
“据我们了解,一些军工集团和省份也在编制军民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希望这些规划做到与国家有关规划的衔接,同时各军工集团的规划与各个地方规划也要呼应,相互支撑牵引,确保规划可操作可落实。”徐占斌说。
战略思路明晰大安全大防务产业爆发
按照徐占斌的理解,“军民融合”战略思路明确,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强国必须强国防,强军必须强军工,国防军工事业要积极适应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需要,由武器装备的主要提供者向服务国家大安全大防务转变。”徐占斌说。
记者注意到,工信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重点工作推进座谈会”也强调要站在全局高度,树立“大安全”理念,不仅在国土、军事、科技、核等传统安全领域,还要在反恐维稳、应急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网络、太空、深海、极地等新兴安全领域发挥作用。这预示市场大安全大防务产业爆发在即。
“我们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要助力结构优化升级。”徐占斌表示,要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大力发展民用核能、航天、飞机、船舶等典型军民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特种化工,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再者,“还要大力发展应急安全、反恐维稳、海警边防、城市安防、卫星应用等装备。”徐占斌说,要推动军工为国家“大安全、大防务”服务,并创新投资融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力度支持先进军工技术转移转化,推动军工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
[责任编辑: 吴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