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正在谨慎地介入P2P相关业务。
8月12日,P2P平台米缸金融宣布与天安财险达成战略合作。凡标识有天安财险承保的理财产品,米缸金融会为投资人购买履约保证保险,如果借款人兑付逾期,天安财险将按保单约定履行保险责任,赔付本金及收益。
保险与P2P此前的合作以财产损失险、意外险等传统险种居多。履约保证保险虽也有提及,但真正合作的并不多。采访中有财险人士认为,因为缺少精算数据,保险公司与P2P的合作还是比较谨慎,目前这类信用保证保险产品更多是作为尝试。
信保再试水
天安财险此次所涉及的履约保证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即债权人)承诺,如果被保险人(即债务人,P2P中专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还款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产品。
作为合作一方的米缸金融今年2月才正式上线,天安财险则是成立21年的财险公司。针对双方的合作,米缸金融董事长曹晓峰透露,天安财险为此新成立了信用保证险部,又从银行挖了很多人,在选择与P2P合作上“有很大力度”。如果说之前的合作案例大多是与保险公司有股东关系,属于小规模的尝试,那么米缸与天安财险的合作是完全基于市场的合作。
除了对团队、理念的认同,曹晓峰表示,米缸的全部资产都是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住宅房产抵押债权,也是促成合作的理由之一。
天安财险副总裁张宇生在当天回应时强调,投资是有风险的,任何平台尽管有了保险但也会面临市场的变化。针对每个项目、产品的合作都会有严格的风险识别流程以及基本的风险提示。
张宇生表示,按照监管部门规定,保险责任期在一年以内的产品是实行报备,保险责任期超过一年实行审批。与米缸合作的产品一般在一年以内,是报备制,属于合法经营的产品。
至于天安财险会依据什么标准来对承保项目进行选择?他回应称“过程当中会有约定”。
记者在8月13日浏览米缸金融的网站看到,目前只有一款名为“二月米缸”有“天安承保”的标识,这款产品投资期限2个月,年化利率为7.5%。
有不愿具名的财险公司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就风险而言,如果是做P2P平台上的贷款履约保证业务的话,肯定是比银行高。一般由政府推动的项目,履约保证保险是2.5%左右的费率,在宁波等地试点很多年了,都是这个费率。P2P的话会比这个高,因为贷款不良率会比较高。”但他同时表示,不良率风险高并不意味着保险的风险一定高,保险所做的主要就是通过大数法则去缓解财务风险。
该人士分析认为,未来这块业务也不会太多,险企会很谨慎。因为P2P公司鱼龙混杂,大多数还是风险比较高。
合作为增信?
除了为数不多的信用保证保险,P2P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产品类别还有很多。如针对借款人的意外险,针对抵押物的财产险,针对P2P平台高管的董责险,针对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交易资金损失保险等。
目前与P2P平台展开合作的除了上述两家险企,还包括阳光财险、民安保险、大地保险、众安保险等。而有业务合作的P2P平台超过20家。
在7月30日与阳光财险签订交易资金损失保险的合作时,邦帮堂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秀萍表示,该保险产品主要是保障投资人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安全,即针对第三方支付账户安全性进行投保,若账户被盗刷、盗用,以及在充值、提现、投资过程中造成损失,保险公司按约赔付。
另一家有同类产品的P2P平台在其官方网站中称,若用户在平台的账户在充值、提现、申购、赎回等资金交易过程中发生被盗转、盗用事件,且30日内未能追回的,用户只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平台将代为启动索赔,保险公司即按照约定对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记者向这两家平台询问时对方都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理赔。
有P2P平台相关人士表示,其实平台也有风险备付金、第三方资金托管等保障,之所以加入保险还是因为“投资人认这个”。而且一开始也聊了好多家保险公司,目前可以提供的产品并不是很成熟。
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最高法发布民间借贷的最新司法解释,P2P作为信息中介的定位逐步确立,去担保已成为行业共识。P2P此前引入担保公司进行增信,而从去年以来担保公司风险事件不断,甚至出现有P2P平台被担保公司“绑架”,失去业务主导权。
“一方面随着担保公司问题的出现,P2P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更为谨慎;另一方面保险企业拥有庞大的资金需要保值增值,而快速增长的P2P行业满足了这一需求。”银客网副总裁李飞认为,与担保公司相比,保险具有更加完善的风控能力,而且资金规模比较大。如果其为贷款提供保证担保,具有切实的可行性,而且资金也能得到安全的保证。
对于保险公司与P2P的合作是否存在噱头,李飞表示,大部分投资人实际上想要的应该是“跑路险”,但是目前没有哪一家企业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产品合作。双方在未来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去担保”的背景下,牵手险企是否会成为今后的趋势?中瑞财富CEO张巍薇表示,去担保化对平台长远发展是好的。“但现阶段来说,投资人其实不会关注平台如何定位,监管是否允许提供增信等信息。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投资资金是否安全有保障。”
她表示,对于平台来说,为了在监管政策和投资人要求方面取得平衡,未来可能会采取引进第三方机构为平台项目提供担保,或者要求融资方交付一笔担保资金在第三方托管账户中等方式来提升投资人信心。具体还是要等细则出台后再看。
[责任编辑: 吴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