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高铁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高铁项目作为各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频繁受到各种政治、社会和竞争对手等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研究报告《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报告显示,全球高铁建设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03亿元人民币/公里,中国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1.1亿元人民币/公里,中国建造成本仅为全球成本的一半左右(参见下图)。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整理,2014年7月
整体来看,中国高铁建设的低成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较低的土建成本,特别是施工单位在机械化施工及制造过程中,开发了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本地资源,如土建工程、桥梁、隧道、动车组等,大大降低了单位成本。
二是我国大规模高铁建设产生的庞大业务量,可以用摊销资金投入的方式购买可用于多个工程的高成本施工设备,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如中国高铁隧道建设成本约为每公里1000万-1500万美元,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三是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我国即便是引进国外的技术,但本地化、规模化生产后仍能够大幅降低单位成本,如中国引进了德国的板式轨道制造工艺,本地化生产成本仅为德国制造的1/3左右。
虽然中国高铁建设的成本优势明显,但高铁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受到的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众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国把高铁这个经济项目政治化的趋势严重。近年来,中国承建各国高铁项目受政治因素干扰的现象屡屡发生,中美高铁项目受挫很可能是美国政党之间出现利益分歧的结果,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强烈质疑“华盛顿特区的决策者们是否有勇气和高瞻远瞩来支持高铁项目”,其矛头直指在项目背后搅局的美国共和党。无独有偶,中国在泰国的“高铁换大米”项目,因泰国前总理英拉下台后,军政府操纵泰国宪法法院判决已获国会通过的高铁项目违宪,项目陷入僵局。中国在墨西哥的高铁项目也因墨西哥反对党的反对而被迫终止。
其次,中国境外的高铁项目受劳工、环保甚至文化的影响甚大。中国高铁“出海”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似,始终面临各国复杂的劳工、环保、宗教甚至文化的影响。2015年中国击败来自日本的激烈竞争,夺得印尼高铁项目,但目前却因为土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因素被迫搁置。中国与沙特政府签署的城市轻轨项目,因工期的延误,亏损人民币41.53亿元,其原因主要是中方对当地法规和习俗不了解,使得项目建造的人力成本翻番。
最后,日本新干线作为中国高铁主要竞争对手从中搅局。在中国争夺印尼高铁项目中,中国企业就面临来自日本企业的激烈竞争。日本最具吸引力的条件是提供低至0.1%的利息、偿还期为40年的长期贷款,而中方的贷款利率为2%。最后,尽管中方以更为优越的条件——贷款无需印尼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才获得最终的合同,然而,一旦项目运营期间经营不善,贷款回收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再举个例子:在印度高铁项目竞争中,日本企业之所以获得合同,一方面是日本政府提供的条件更为优越,日本提供高铁建设资金80%的贷款,约120亿美元,贷款偿还期限长达50年,利息低至0.1%,几乎是无息贷款,同时,日本还与印度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另一方面,中印关系和日印关系的反差也是日本获得印度高铁项目的重要原因,中印的竞争大于合作,印度政府在涉及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对中国的警惕心较重。相反,日印关系则更为紧密,如日本为支持投资“印度制造”的日本企业设立约120亿美元基金,印度是日本官方援助最大的受惠国,日本还将为印度提供50亿美元的官方援助,两国将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出13个重大合作项目,共同推进“日本工业城区”计划。
综上所述,中国高铁建设能力日益提升,建造成本优势明显,但不可否认,与日本企业相比,中国的资金成本依然较高。与此同时,高铁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始终面临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将来中国高铁走出去进程中,仍将面临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