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外企在华投资升级换挡 积极对应中国供给侧改革

2016年08月03日 09:00: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期,部分在华投资的外商反映“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除了经营压力增大,有的在华分支机构的确出现了业绩下滑的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成熟,在反垄断、反商业贿赂不断加码的同时,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不断减码,容易给部分外企经营不易的错觉。

  专家建议,在经济“新常态”下,外企在华发展应积极对接中国供给侧改革,调整策略,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红利。

  部分外企在华业绩不佳

  2015年,两大国际啤酒集团嘉士伯、喜力在中国区业绩均呈现下滑趋势。嘉士伯去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8.4%,全年亏损约25.12亿元,公司预计2015年中国啤酒市场整体下降约5%;喜力尽管在全球的销售收入及利润均有所增长,但在中国市场下半年销量欠佳,从而弱化了上半年的增势。

  两家公司在华经营业绩不佳与行业整体背景一致。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啤酒行业产量4715.72万千升,同比下降5.06%,该产量也创下近5年新低。

  大众汽车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常青树”,不过这一状况在去年也有所改变。记者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获得的2015年度业绩数据显示,其与两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共同向客户交付355万辆汽车,同比出现罕见下滑。

  工业领域在华经营业绩不佳体现得更为明显。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克泽尔曾公开表示,短周期(工业)经营活动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而生产电梯和制冷设备的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预计,其2016年的在华销售额可能会持续走低。

  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6年白皮书》称,2015年日本对华投资额为32亿美元,同比减少25.9%,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去年10月至11月针对进驻中国的日资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关于今后1-2年业务发展的方向,回答“扩大”的企业的比例为38.1%,而2011年回答“扩大”的企业的比例为66.8%。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也与贝恩公司合作推出了《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近500家受访的外资企业中,约40%在2015年的收入较前一年减少或持平。同时,在2015年实现财务盈利的企业的比例跌至64%,为5年来最低。

  改变自身寻找新商机

  部分外企在华经营业绩不佳,与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内人力成本上涨、市场饱和度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等多重因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微软、戴姆勒等外企在中国接受了反垄断调查,葛兰素史克、美赞臣等外企因商业贿赂接受处罚,这些都给外企在华违法经营敲响了警钟。

  专家认为,随着外商在华“优惠政策”日益减少以及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生意难做”透露出的既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外企经营的大趋势,更是中国经济日益成熟的信号。

  尽管如此,外商仍对在华投资持偏爱态度,并希望通过自身改变寻找新商机。

  今年5月,总投资达195亿元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在天津开发区动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说,之所以有如此大规模投资主要是基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信心。他表示,为了继续植根中国,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总投资大约为40亿欧元,之后几年间也会保持相似的投资规模。

  “大众汽车集团耕耘中国市场已有30余年,如今中国是我们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海兹曼说,集团今后在中国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导入;创新技术在中国进一步运用;产品系列的丰富。他还表示,中国日益成为科技和创新的高地和孵化器,因此考虑在中国进行创新并且输出到全球。

  而据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介绍,今年1月至6月,开发区投资、增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21个。瑞典希丁安床垫、大陆汽车新项目等39个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达248亿元。上半年,投资54亿元的一汽丰田新生产线,以及总投资195亿元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先后在开发区奠基动工,成为该区吸引外资的两大亮点。

  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将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特斯拉中国公关总监陶融表示,特斯拉一季度在华销量同比增幅达到300%。目前,特斯拉在实现中国车主家庭充电桩超过90%安装率的基础上,还在中国建成13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和400多个超级充电桩,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跨国涂料供应商PPG公司亚太区涂料营运副总裁约翰·里克特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始终是PPG在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PPG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以满足中国地区的客户需求。他说,PPG在华多个工厂预留了增产空间,这也显示出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信心。

  《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也透露出一些积极的迹象。有六成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表示,中国仍是其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另外,约25%的会员企业视中国为首要投资目的地,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以及政府解决关键业务挑战的行动,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反腐败等保持乐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量依然占全球经济增量的1/3,这个格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借此机会调整到位,未来能够对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大产业尤受青睐

  面对经营压力,外企也在中国积极调整策略,其对华投资方向更为清晰,三大产业尤其受到青睐。

  一是高端机械装备业。天津自贸区挂牌后不久,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庞巴迪公务机维修中心就在该区域开工建设,意在填补中国在公务机大修领域的空白。近年来,公务机在通航产业中的市场前景尤为值得关注。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公务机市场一度呈现井喷式发展,飞机数量年均增长54.7%。庞巴迪认为,未来10年,中国公务机市场将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

  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廖学峰指出,在未来20年,中国公务航空将以每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33年中国大约应该有6000架公务机。正是意识到这一巨大的市场缺口,外商已经加快了在华布局的进程,特别是从维修、驾考、供给等产业链多方位入手。

  我国建筑行业一直以来技术水平不高,传统脚手架作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引发人身安全。中国工程机械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副会长王东红表示,无脚手架施工行业是我国施工领域最薄弱、安全事故最多、效益最差、效率最低的行业之一,高空作业装备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事实上,全球最大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捷尔杰公司已经意识到中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蕴藏的巨大空间,开始向国内探索新型高空作业工具。

  机械制造行业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高端机械装备业市场回报高、需求大,同时又有一定门槛,外商在这一领域优势明显,在华投资获得成功的机会大,对我国本土企业加快发展正在形成倒逼机制。

  二是生物医药产业。这一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英国葛兰素史克、德国拜耳、丹麦诺维信等一批国际生物医药行业顶尖企业加速在华投资。

  过去,业内对于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研发中心通常认为只是为临床服务,不具备核心技术。但近几年,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纷纷把药物研究开发全程都在中国完成,这就意味着研发中心将以独立的研究方向和完整的研究过程出现,而非跨国药企研发群体中的附属品。而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的共同特点在于,将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首要研究方向。

  在国内良好创新创业氛围驱动下,不少华人华侨希望将研发出来的生物医药成果带回国内“孵化”,以期获得前期研发支持和后期市场对接。

  三是新兴旅游业。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规模达1.2亿人次,出境游购物市场规模达6841亿元。在这种背景下,外商在华投资旅游业的意愿不断增强,在投资方面凸显巨大的市场潜力。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环球主题公园去年与北京签约,决定在通州建设北京环球主题公园。该项目总投资额约500亿元,其中核心区约215亿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期待,环球主题公园成为通州经济乃至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迪士尼在上海建设了大型主题乐园,芬兰Rovio公司也宣布了计划未来4年在华建造9座《愤怒的小鸟》系列主题公园。中国旅游市场的投资潜力正在被外商一点一点挖掘出来。

  对于优化在华投资环境,相关专家建议,比对供给侧改革,对外商在华投资地域、领域进行适当引导。

  随着市场日渐饱和以及竞争日趋激烈,外企在华投资也存在市场风险。李稻葵建议,应按供给侧改革思路,对有意在华投资的企业进行必要引导,避免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对民生需求旺盛的医疗、教育、保险等领域可适当加大引入外资。鼓励外商在华设立企业研发中心,将前沿技术引入国内。

  同时,重点优化市场环境,减少市场以外不必要的环节。总部位于美国的贝莱胜电子(厦门)有限公司物流经理明利元表示,外资企业在市场方面不依赖政府,资金、市场都能够独立解决,因此更加看重微观环境,包括通关效率、物流等。专家建议,类似自贸区“负面清单”式的改革应进一步在更大范围推广,减少行政层级,降低外商投资行政成本。

  外企还希望在中国改革大潮中获得更多机会,适当放宽投资领域。商务部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支持外资以并购的方式参与国企改革,不少外企很受鼓舞。部分外企负责人表示,类似国企改革这样的改革大潮给了外商投资更多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前提是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责任编辑:李帅]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