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
近日,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因其第一大股东是辽宁省国资委,引起广泛关注。投资人希望能够财政兜底予以兑付,企业大股东则试图以“债转股”“债转贷”等方式解决。当地政府、主承销商和投资人能否通过市场规则和法治方式达成共识、破解困局,考验各方智慧。
今年以来,债券违约有增加趋势。谈到近期几起违约事件,财政部负责人直言,“援助但不兜底”。的确,对于国企债券违约的处置,应该用市场化手段、坚持法治化方向。债券发行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可避免有违约的风险。而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漠视,存在着刚性兑付依赖。在发生兑付风险时,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政府信用,也总是动用纳税人的钱,补市场的窟窿。当前,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国企兜底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发生国企债券违约,动辄几十亿元,政府即便想兜底也有心无力;更重要的是,刚性兑付使国企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杠杆率不断提高,风险积累也越来越大。
打破刚性兑付,恢复建立良性债券市场,需要让市场在债券的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国企的违约问题固然不同于一般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援助,但援助不等于兜底。作为市场主体,国企应该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债务违约问题。国企之所以债务规模偏大、债务率过高,主因就是把政府当保姆、当靠山,而金融机构也患“国企崇拜”病,总觉得政府可以兜底。
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成为“行规”,金融机构、投资者忽视了背后的风险,导致债券市场价格失灵,风险信号失灵。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如果一直硬撑下去,泡沫只会越来越大,杠杆越来越高。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远超警戒线,各种贷款、债券还是一路绿灯,债务居然超400亿元,就是一个例证。
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实际上,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使得债券市场扭曲失真。“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指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刚性兑付打破,信用债的定价回归市场,企业再发债券,其利率就会由市场根据不同行业的投资风险定价,利率和资金会优化配置,一些落后产能发行债券就会越来越难,这对于去产能、去杠杆,国企的深化改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巨大。
对政府来说,则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应该权责对等,该由市场来做的事情,不越位、不缺位。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的钱来为国企的违约买单。同时,政府“援助不兜底”,该作为的必须作为。处理债券违约,要有底线思维,立足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应该看到,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很低,构不成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
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绝不能倒退,债券处置也必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债企业、地方政府、承销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各自作用,既不兜底,也要坚决防止逃避债务的恶意违约,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