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赛场上中国健儿奋勇拼搏怒夺奖牌,而赛场外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神器”正风靡里约。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比赛时,身上的红色印记格外吸引眼球。美国媒体报道称,许多美国运动员身上多了一些神秘的东方黑色印记。除了菲尔普斯,美国体操选手纳多尔和游泳名将歌芙琳,以及白俄罗斯选手桑科维奇等也都是拔火罐的忠实粉丝,并予以很高评价。
其实,在拔火罐走红之前,另一项中国神器——蚊帐就已经成为新晋“网红”。奥运会开始前,极易通过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就在南美地区肆虐,巴西政府甚至发起了为蚊子绝育的运动。各国运动员也都准备了防蚊香薰、驱蚊环等,可是这一切都敌不过中国队的驱蚊神器——蚊帐。在国内售卖几十元的蚊帐,在国外电商网站售价高达上千元。许多中国网友表示“想要去里约卖蚊帐”。
“中国神器”为何能风靡海外?中国经济网评论员石述思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这俩神器热销的背景不一样,拔火罐是中国文化在快速崛起过程中,以非常神奇的模式走向世界,比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推动了中医在全世界的认同,拔火罐也是,中医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得到了国外市场的广泛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推动的力量。就像《我财经》节目,用财经的手段去推动,可能是更有效的推动,这背后是产业推动文化,这是一个趋势。菲尔普斯多大的“活广告”,一身红印子拿那么多冠军,这不仅仅是给拔火罐做广告,这还是中国文化的“活广告”,要抓住这个机会,做好这个生意,借助产业的力量,明星的力量去推广。
“而蚊帐走红纯属意外,是被蚊子逼的。因为寨卡来了,大家吓坏了,蚊子一叮要命啊。”石述思调侃说,所以带来蚊帐的热销,而且差价巨大,国内几十块,国外上千元。其实这对在中国是滞销品的商品来说,带来一个启发,海外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借助对外贸易、跨境电商,还有现在的“互联网+”,对于身陷红海的很多“中国制造”来说,这个小小的蚊帐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一片新的蓝海。
这些还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在里约这座城市,地铁是中国人造的,空调也是中国人造的,很多体育场馆的设施也是中国人提供的,在全世界聚焦的里约,这一次“中国制造”吹响了一次集结号,这个集结号背后,展示了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实力,要利用全世界的聚焦,做对外贸易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工作,将聚焦变成最终的利润,将中国产品通过全球有影响力的盛会,变成品牌的认同,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利用好这个契机,为“中国制造”进一步提升,开拓国际市场做一次奠基。(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