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盘点电信诈骗九大套路 为什么会被骗子精准诈骗

2016年09月12日 10:29:31  来源:中国搜索
字号:    

  花季女孩因电信诈骗殒命,名校教授遭“公检法”诈骗1760万……最近不断涌现的恶性电信诈骗案件深深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电信诈骗人人喊打。盘点了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看穿骗局。

  套路一 “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首先窃取了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打电话确认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并同意给用户退款骗取用户信任。骗子会再次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制造用户账户有资金退回的假象,但由于存在交易手续费的问题,所以退款额一般比之前的账户内部交易金额要小。接下来,骗子会使用受害者网银进行转账操作,或开通快捷支付操作,并选择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受害者的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最后,骗子再以限时退款为由,要求受害者立即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受害者一旦把短信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对方就得手了。

  怎么破:几乎天衣无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立即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别相信任何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电话。

  套路二 “你涉嫌违法了”

  “你涉嫌洗钱”、“你涉嫌非法集资”、“你信用透支需负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由头。这种手法并不新鲜,但由于其极具恐吓性,不了解此类诈骗的人还是很容易上当。现在很多骗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官方客服电话,但如果受害者真的反拨回去,一般就能识破骗局。甚至还出现了“升级版”:骗子以赠送免费物品为由,引导用户通过电话下单,以货到付款的形式邮寄,若用户拒绝签收快递或者退货,诈骗者便以公检法的口吻对用户进行威胁恐吓,进行诈骗。

  怎么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果有人说自己涉嫌犯罪,应当首先拨打110询问。或向身边的亲友询问一下,一般都能很快识破骗局。

  套路三 “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风口。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民众进入钓鱼网站,虚假号码,进行到汇款的陷阱。《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

  怎么破:机票退改签业务,通过航空公司、票务代理商等正规渠道的网站、电话、服务厅办理,别相信任何电话、短信,即使与本人信息完全相符。

  套路四 “你购买的商品断货,可以申请退款”

  骗子首先完全掌握了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并通过准确的描述受害者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骗子们有的时候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有时也会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网银账户中的钱转走了。

  怎么破:遇到商品交易出现异常、断货等情况,应当首先向购物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人。网购账号、支付账号应当单独设置密码,并且密码要足够复杂,定期更换。

  套路五:“向您推荐十大牛股”

  此类骗术通常以学习股票知识、推荐股票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对那些急于求成的新股民尤为有效。事实上,正规的证券公司一般是不会向股民提供付费荐股服务的,更不会以此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他们通常发来所谓公司的营业执照、工商证明或组织机构代码等的照片或图片,只要拨打证券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询问也就能清楚了。

  怎么破:不要相信任何荐股、选股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来自网站、QQ、短信还是电话。可通过回拨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求证。

  套路六:“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最近湖南警方通告的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

  怎么破:以貌似合法促销的名义进行诈骗,不能存侥幸心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套路七:“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由于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

  怎么破:此类电话或短信,切勿轻信,更不要到ATM操作。

  套路八:补换手机卡

  最近出现的这种诈骗,其套路通常是先用几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掩盖由10086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拿着一张有受害者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机主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就是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怎么破:常用网站密码、客服密码与银行密码和其他关键业务登录密码最好不相同,而且要定期修改;对于各类号码发送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如果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切勿关机,应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屏蔽骚扰号码,并立刻解除银行卡绑定;在使用公共WiFi的场合下,尽量不要登录手机中的银行类APP或者使用手机转账。

  套路九:“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

  这是长期活跃的一种诈骗类型,但是最近一个“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的骗子电话蒙了80多位老人。骗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特点,诱惑受害者转账,这是比较新的手段,是骗子在骗术上的不断翻新与改进。

  怎么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急事急需打款。

  我们心存疑惑,在高科技的今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又该如何拔除这颗“毒瘤”?

  1问 为什么电信诈骗如此高发?

  除了徐玉玉事件,最近关于电信诈骗的消息不绝于耳。就在前两天,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幸好他掌握了一些防骗知识,才得以幸免于难。而很多并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普通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有的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獗?

  归根结底,因为电信诈骗成本低、获益快、取证难、量刑轻,典型的低风险、高收益。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分析指出,从360手机卫士监控的数据来看,今年8月份案发量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仅360手机卫士每天拦截的诈骗电话就超过1400万。之所以引发众怒,主要因为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被攻击,同时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事实上,暑期也是传统的诈骗高峰。

  2问 为什么大学生成被骗“重灾区”?

  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电信诈骗受害“重灾区”。继徐玉玉及大学生宋振宇遭电信诈骗猝死后,9月1日,广东揭阳市一女大学生被骗光近万元学费和生活费后跳海自杀。

  骗子为何盯上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容易受到诱惑、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是主要原因。在徐玉玉案中,不法分子打来电话,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因前一天曾接到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因此她信以为真。显然,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已遭泄露。而“高薪兼职”和“中奖通知”往往是大学生上当最多的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大学生急于赚钱或积累工作经验的心理,一步步引诱大学生上钩。

  防诈骗已俨然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考”。近日在各大高校的醒目位置,纷纷出现了防诈骗的横条,很多地方民警也走入校园加大宣传。当电信诈骗无孔不入,大学生需要上好这一课。只是,象牙塔里的学子面对这种“阵仗”,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3问 为什么会被骗子精准诈骗?

  纵观这些电信诈骗,骗子们发动的几乎都是精准攻击。无论是徐玉玉助学金,还是新生儿补贴诈骗案,骗子无疑掌握了受害人的详细个人资料。后来警方通告称,犯罪嫌疑人利用技术手段攻击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信息。

  裴智勇指出,以前的电信诈骗几乎是“盲骗”,大海捞针;现在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准作案。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信息泄露是诈骗形成的第一环。

  谁偷走了我们的信息?是内鬼贩卖信息?是黑客攻击计算机系统窃取?其实还有公开渠道的正常收集,只不过被有心人收集了、更被有心人拿出去诈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收集和泄露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高效。面对如此严峻局面,我们只能被动防守吗?

  4问 为什么破案率这么低?

  徐玉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后,在公安部要求督办下,三两天就破案了。“原来电信诈骗是可以破案的!”有人感叹,更多的案件却不了了之。为什么电信诈骗破案率这么低呢?

  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杨东曾公开表示,电信诈骗屡打不绝主要存在五个方面原因:犯罪分子采用远程、非接触方式实施诈骗,侦破难度大,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地区整治工作还很不彻底;金融等领域仍存在管理漏洞,大量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用于作案;电信领域手机、宽带用户非实名问题严重;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难以适应打击犯罪需要,打击一些与电信诈骗相关灰色产业无法可依。

  在项立刚看来,反电信诈骗的最大问题是公安体系薄弱,犯罪分子已经是网络化、高效率、低成本、精细分工,而公安系统还是属地管理、网格化、低效率、高成本。所以很多诈骗数额并不巨大的诈骗案基本无法破掉。面对低成本、高收入的诈骗诱惑,骗子们怎能放弃这块肥肉呢?

  5问 为什么监管缺失?

  公安、电信、银行是治理电信诈骗的核心单位。在这里面,运营商该负多大的责任?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专家姜奇平曾指出,运营商为追逐利益而疏于监管难辞其咎。电话实名制实施了多年,为什么就没有完全到位?钱都是从银行取走的,银行是否担责,是否应该有紧急止付的处理方式?

  但电信以及金融系统没有监管权力,也没有监管责任,对客户资料只能进行形式审查,对可能违规的客户也不能停止服务。除了运营商和银行,是不是应该有相应的行政部门负起相关责任?一些安全公司都能监测到的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媒体也多方披露,而为什么相关部门不作为?

  仅仅是在事后发布几条防骗攻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以公安为核心,整合银行、电信等领域的一个网络系统,可以高效率实现认定、止付、抓捕。”项立刚说。

  6问 为什么不严惩重罚?

  电信诈骗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民众都在呼吁严惩诈骗犯。量刑太轻,不足以平民愤。但尴尬的是,电信诈骗存在举证难、定罪难等现实难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在徐玉玉一案中,诈骗金额不足1万元,但却是徐玉玉致死的导火线。

[责任编辑:李帅]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