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乡村“结对”欢
第二届两岸乡村座谈是两岸第一次以渔业合作为主题,展开基层大规模直接交流。大陆10个以渔业为主的乡村与台湾10个渔区的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结为对子。其中,签协议的台湾渔区占到了当地渔区的四分之一。
主办方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负责人表示,第一次合作就有这么多渔区参加,反应了两岸渔业界、两岸民众对这次活动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两岸渔业合作的迫切愿望。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长孙明贤在分析两岸渔业各自优势之后建议,两岸渔业在近海养殖领域加强合作,“中国大陆在养殖渔业产量和种类、技术都是世界第一,台湾在一些特殊种类的养殖也是第一,所以互补合作互利双赢,合作空间更广阔。”
台湾省渔会组长陈平基认为,两岸渔业加强交流是未来必然的趋势,这次来参加座谈是踏出第一步。他表示,希望两岸加强沟通和互访,增进了解建立共识,合作更加深入。
本届座谈会上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第一次由大陆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并有自己特色的5个乡村,与台湾5个少数民族乡村展开结对合作,互助共荣。这些结成对子的乡村负责人尽管是初次见面却交谈甚欢,希望友情跟合作一样长长久久已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共识”。
一位来自汕头渔村的代表说,乡村座谈为两岸基层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结交朋友的平台。虽然座谈会时间不长,但这是一个开始,“大家都工作在基层,可以说是乡里乡亲,希望借由这个平台,大家越走越近像亲戚一样往来。”
[责任编辑: 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