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香港回归16周年,也是梁振英施政一周年。日前,第四届政府公布了一周年施政汇报。值得一提的是,发表施政汇报是本届政府首创。该报告指政府本着“稳中求变、务实为民”的精神,介绍在各方面的工作进度和成果。虽然港府在过去一年较好地应对了数个问题,但部分民生议题仍面临不少挑战。
首次发表施政报告
第四届政府上任一周年,行政长官梁振英发表了施政汇报。值得一提的是,发表施政汇报是本届政府首创。报告指出政府本着“稳中求变、务实为民”的精神,介绍在各方面的工作进度和成果。
该报告指出政府树立了以下数个重点施政理念:一是以经济发展解决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二是在容易出现短缺的问题上,港人优先;三是由于房屋短缺,以自住优先;四是兼顾香港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五是规划长远未来,摒弃短期思维;六是关顾基层及其他弱势社群;七是重视与社会各界沟通。
该报告也提及政府确立的五个重点施政范畴: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房屋;三是贫穷;四是老年社会;五是环境保护。而这五个范畴的施政理念也已确立起来:一是政府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房屋问题的症结是短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土地供应;三是贫穷问题成因多种多样,要从福利、教育和就业多方面着手;四是老年社会的挑战前所未有,要有可行的人口政策,更要照顾长者的生活需要;五是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处理好空气污染和固体废物问题。
解决多个重大问题
该报告亦汇报政府在短时间内解决或较好地应对了数个问题,包括将内地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的零配额政策落实为长期政策,2013年公立医院的产科服务床位全数供本地孕妇使用及用作处理私家医院转介的紧急个案;2012年8月,特区政府向中央及内地争取到暂缓实施非深圳户籍居民一签多行来港安排,暂时纾缓接待压力;2013年3月实施法例规管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确保本地奶粉供应充足,与奶粉相关的水货活动大幅减少;于北区公营小学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由于今年该区出现约1700个跨境学童所需的额外小学学位,并研究优化2014至2015学年及以后的安排,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优先照顾在本地居住的学童等。
然而,香港社会仍然面临多个深层次问题。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时间多集中在处理经济和民生事项,现尚有足够时间进行有关政制发展的工作,相信有关政制发展的讨论将会持续升温。
民生议题面临挑战
另外,部分民生议题,即使是社会主流意见认为必须处理,但仍面临不少障碍。以房屋问题为例,有大学研究机构发表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香港的房屋土地不够,认为足够的只有两成多。但是,对于增加房屋土地的方法,受访者侧重个别方案,如92.3%赞成“加快重建旧区”,76.7%赞成“将部分原先非住宅用地改变成为房屋土地”,75.5%赞成“将污水处理厂搬往岩洞以腾空土地”、75.2%赞成“尽量提高新界新市镇的发展密度”,70.3%赞成于新界征收私人土地,但不包括丁屋地。另外,只有40.4%赞成“于维港以外填海”,29.5%赞成“提高市区的发展密度”。
事实上,各种增加房屋土地的方法有其优劣。较高赞成度的方法如“加快重建旧区”,虽然能为市区带来新的面貌,但是回收业权需时,而且重建后新增的单位数量有限,未必能满足现时庞大的房屋土地需要;较低赞成度的方法如“于维港以外填海”,虽然可能对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并可能阻碍沿海居民的景观,但是能提供大量无业权问题的平地等。较现实的做法是争取时间,多管齐下,以满足市民的住屋需要和居住质素提升的诉求,并提供足够的空间发展经济,为当地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长者生活津贴是让65岁以上的合资格长者,可以每月获取2200元的津贴,预料有40万长者受惠。针对有关计划,社会对于提高资产上限、撤销申报制度等有争议,但是长者生活津贴可令大部分有需要的长者得益。议员大可先通过该方案,让长者先行受惠,再争取检讨。尤其当时政府已表明重设扶贫委员会,以处理长者等贫穷问题,并承诺在长者生活津贴实施一年后,到立法会汇报。然而有议员仍提出过百项动议,迫使政府撤销70岁或以上长者的资产审查。最后,政府向财务委员会提交补充文件,改变要求,财务委员会主席运用酌情权,容许政府将修改后的新文件提交立法会,重新讨论,这才令长者生活津贴最终获得通过。
香港是多元社会,市民对政府施政的先后次序以至解决问题的方法未必一定有共识。在政治纷争加剧下,政府需要更具魄力、勇气去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