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贸易发展局、省外经贸厅、省贸促会联合主办,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赞助的SMART HK(转型升级·香港博览)于28日起一连两天在广州举行。
这个旨在以展览、大型论坛、研讨会、商贸配对及交流活动,展示香港各项服务业优势的展会,吸引了逾200家、遍及20多个行业的香港服务企业及机构参加。而从各大省市来到广州参加展览的,则包括了腾讯、eBay、老凤祥(上海)、摩尔百盛(成都)等超过150个的参观团。香港贸发局副总裁方舜文介绍,大会将安排超过300场商贸配对会议,促进两地企业合作。
记者昨日在现场走访,不少香港参展商表示,国内市场尤其是与香港毗邻的广东市场之庞大,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来到现场寻求合作的本地企业则告诉记者,与香港优质的服务业企业合作能帮助其实现转型和升级,“香港服务业以专业著称,我们认为通过与他们合作,能促进企业形象、管理素质生产力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业界普遍认为内地最具增长潜力
事实上,当前粤港合作的重点正逐渐转向服务业,两地在服务业的合作商有着相互的诉求。缺乏实体经济作支撑的香港服务业需要庞大的国内市场,而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广东,进一步与香港加深服务业合作对其经济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内地市场对香港服务业意味着什么?香港服务企业R&T(Consulting Group)客户关系经理刘菲这样阐述了内地市场对香港企业的意义。她说,内地市场潜力非常大,一方面应香港客户在内地发展的需求,该公司在内地增设的点必须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国外市场近年的逐渐萎缩,而内地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市场空间广阔,投资内地成为香港企业的内在需求。
刘菲的观点在参展企业中颇具代表性,记者采访发现,香港业界已普遍认为,中国内地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香港奥文广告公司负责人认为,香港服务业市场已趋于成熟,空间有限,而内地市场现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她说,粤港可以继续进行深度合作,经验分享。
前来广州参展的香港律师会会长林新强告诉记者,现时香港律师有很大业务都是和内地联系的,包括跟内地的资产业务、法律服务。现在很多公司喜欢在香港成立公司来控制内地的资产,所以需要香港的法律服务。“内地与香港合作,对两地的发展都颇具意义。”他说。
香港服务业与内地企业优势互补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统计,目前,香港GDP的93%由服务业创造,该比例使得香港成为全世界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方舜文介绍,香港服务业在包括金融、会计、法律、市场推广、物流、设计、专利授权等方面都拥有专业人才,并具备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他们(香港服务业从业者)一方面了解国际市场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熟悉国情,明白内地企业在转型升级、创建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时的种种需要,能够全方位协助它们提升竞争力,为国家的经贸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企业“超设计”研究所创作总监梁超来到大陆发展已经多年,并取得广泛的客源。谈到自己在大陆发展的优势时,梁超这样介绍自己:“我们在香港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我们也和国内的一些广告公司有很多合作,所以我们可以运用过去的经验和在香港的管理模式,还有在针对两地客户的需求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提出贴合的意见。”
已经有多个会员在内地发展良好的香港咨询科技商会黄佩莹谈到这些企业的经验和优势时,同样强调,由于同时接触海外和内地两个市场,香港服务企业往往具有更了解各方需求的优势。不仅如此,这些企业往往还为国内客户引入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开拓国内市场商机很大,我们的企业都会全力以赴。”
“困难总比机会多得多”
方舜文说,随着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不断转型,双方在现代服务业有着更大的合作空间。CEPA补充协议九强调开放粤港服务贸易,同时,广东省更表明致力推动于明年年底前实现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些措施为香港服务业开拓内地市场缔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但困难依然存在,林新强抱怨说,目前进入内地市场只有CEPA政策作为依据,但是很多配套政策没能及时落地。如香港律师要到内地发展,只能通过在内地设律师楼,提供香港的法律服务。“但港资的律所不能聘请内地的律师来提供香港的法律服务,而香港的律师如果没有内地的律师资格也不能进入律师楼。这就比较矛盾与困难。”
此外,文化差异是两地合作的障碍。
三年前就在深圳设立分公司的香港意联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吴仲麒介绍:“一方面,我们在技术和服务上,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但另一方面,因为内地客户与香港的文化和要求还是有不小的差异,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
吴仲麒举例说,香港的客户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想法或方向,所以跟他们去接触会比较容易了解到他们在具体某部分的需求。内地客户的需求则相对宏观,提出的要求比较抽象,但所有的策划或项目都跟成本有关,如何才能让客户对服务满意,沟通成本则相对较高。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吴仲麒的经历在香港企业中十分普遍,但没有企业愿意放弃这个香饽饽。梁超同样告诉记者,两地的文化差异增加了不小的沟通成本,但他认为机会比困难多得多。“经验多了,我们希望能把两个地方的人、思维、想法和新的创意融合在一起,虽然沟通时间可能会多一点,但效果会大大增加双方满意度。”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实习生 陈泽云 傅宇博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