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立法会将于下月审议新年度的财政预算案。立法会数据研究组昨日发表《研究简报》,最新分析发现,于2004/05至2013/14的过去10个财政年度,港府非经营开支已经逐步紧贴非经营收入,但同期的经常开支增长率仍然落后于经营收入增长率,其中经常开支的三大项目分别为教育、社会福利及医疗卫生,情况或对民生造成影响。分析又指,过去7个年度一次性措施开支共2200亿元,预料日后会继续减少纾缓措施。
10年低估收入442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上月底宣读新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因应财政盈余大幅缩减“减糖”,推出约200亿元惠民政策措施。在昨日发表的立法会秘书处《研究简报》指,因应港府持续低估财政收入及高估开支,令港府于2004/05至2013/14财政年度持续出现 “转亏为盈”,在上述10个年度,被低估的财政收入达4420亿港元,被高估的开支则达1400亿港元。
《研究简报》指,基本法规定香港须奉行量入为出的理财原则,但持续多年低估财政收入,可能限制了港府开支的增长速度,带来高于预期的财政盈余,“2004/05至2013/14的10个财政年度间,经营收入增加85.1%,经常开支仅增加48.3%,低于其可增长的幅度。而政府将部分财政盈余用于多项一次性纾缓措施,有关开支是经营开支增加72.1%的主因。”
《研究简报》又发现,2004/05至2013/14的10个财政年度,港府开支及财政收入的预测与实际数字有所出入,被低估的金额共达5820亿港元,而自2007/08年度起,港府持续动用部分财政盈余推出一次性纾缓措施,包括公屋住户租金宽免、 差饷宽免、税务宽减以至派发现金,在2007/08至2013/14财政年度期间,港府一次性纾缓措施开支达2200亿港元。
简报进一步分析指,在2007/08至2013/14财政年度期间,最受惠的“四个组别”分别 是:2110万名的私人楼宇单位业主、1610万名的市民大众、1010万名的纳税人、870万名的弱势社群,而以总金额计算亦以私人楼宇单位业主得益最多,其差饷宽免及物业税扣减共涉及631亿港元,占上述10个年度所有一次性纾缓措施开支总金额的28.7%,至于同期低收入人士得益最少,于2008/09年度向低收入的强积金户口注入6000港元,占开支总金额3.9%。
不过,若采用平均金额计算, 一次性纾缓措施中受惠最多的是市民大众,他们于2007/08至2013/14财政年度期间,平均获得7909港元;其次是低收入人士,平均获得6000港元;其余依次为纳税人、私人楼宇单位业主、公司、公屋住户、弱势社缌,分别平均获5104元、2990元、2299元、2297元及1910元,上述数字假设受惠组别之间并无出现多重受惠的情况出现,但实际部分人士可受惠于多于一项的一次性纾缓措施。
港府:无空间大幅增经常开支
对于立法会简报指政府持续低估财政收入,可能会限制政府开支的增速,港府发言人晚间回应称,港府的财政估算与实际收支有差距,并不表示港府可大幅增加开支,否则便会违反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条修订的财政纪律。发言人又表示,在2004/05至2013/14年度,港府总开支的累计增长为80%,已超越同期港府收入的累计增长的70%,及累计名义经济增长的61%。在遵守基本法的规定下,港府在这段期间并不存在大幅增加经常性开支的空间。
对于简报指经常开支落后于经营收入的增长,对民生造成影响,发言人回应指,港府对民生的经常开支绝不保守,由2004/05至2013/14年度,教育、社会福利及卫生的经常性开支累计增加54%,超越港府整体经常开支48.3%的增幅。未来数年,由于非经营账目出现赤字,须由经营账目的盈余补贴,不应大幅增加经常性开支。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