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港澳传真  > 正文

殖民地官员收集的“破烂”——讲述香港“甲午”旧事

2014-04-14 0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香港4月13日电 题:殖民地官员收集的“破烂”——讲述香港“甲午”旧事

  中新社记者 卢哲

  一页英文注释的粤语单词笔记,开始一段殖民地官员在港的公职生涯;一张随手涂划的铅笔画,勾勒出百多年前香港新界的山形;一封泛黄的康有为来信,折射彼时纷繁复杂的政局;一张揉皱的告示,字字强硬,却能看出当时反抗的激烈……

  “这些别人都不会注意的东西,简直像‘收破烂’一样,骆克竟然都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香港历史脚印。”香港历史博物馆一级助理馆长陈成汉说。

  陈成汉口中的“骆克”,更为人熟知的是香港的“湾仔骆克道”,这条因为靠近码头而格外繁华的街道,即在1929年以这位殖民地官员的名字命名。而香港历史博物馆最近正在展出的《甲午战后——租借新界及威海卫》主题展览中逾100件文史资料,大多都是这位“爱收破烂”的骆克保存于爱尔兰国立图书馆的“孤本”。

  骆克(James Stewart Lockhart),1879年以殖民地部香港官学生的身份派驻香港,在广州接受中文培训后,1882年开始在港公职生涯,1895年升任辅政司(地位仅次于香港总督)至1902年离港。

  骆克在港期间,恰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着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中英租威海卫专条》签订,香港新界与山东威海卫因甲午战争的余波同时成为英国租借地。

  因为英国政府对新界租地知之甚少,时任香港殖民地政府辅政司的骆克奉命进行调查。1898年,骆克带着一群人北上新界,在山坳溪水中记录下当时的新界状况。骆克保存了一张两广总督谭钟麟于1898年发予的入境文凭,其凭此进入九龙界限街以北调查并会见乡绅。

  在大埔,骆克的一位随行人员随手画了一张眼前的马鞍山山势图赠予骆克,图片保存至今,虽铅笔已褪色,但当年马鞍山的巍峨山势仍清晰可见。

  1898年10月,骆克完成《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次年3月,与当时的广东官员确定以深圳河北岸为界。殖民地政府原定于1899年4月17日在大埔墟举行升旗礼,以示正式接管新界。“但新界乡民抗英情绪高涨,升旗仪式匆忙提前于4月16日举行。”展出的骆克日记中写道。

  一张骆克保存的1899年发布于元朗屏山的“警告当地村民停止武装抵抗”告示,及一张当地村民举行抗英会议的公所图,更见当年原住民的反抗激烈。

  而更多的宴请菜单、往来书信及地图收据等,都从各角度重现当时的政治社会风貌。

  至1902年4月,骆克从香港调至威海卫,开始长达19年的威海卫文职行政长官生涯。“那个时期的香港与威海卫有太多的联系”,陈成汉说,“比如,在1920至1950年代,香港的警察都来自威海卫;再比如囚犯,在威海卫如果判刑超过两年,也会在香港服刑。而威海卫的案件如果要上诉,上诉法庭就在香港。”

  说到山东警察到香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父亲。梁振英也常以“我是1894甲午战争爆发后下一个甲午年(1954)出世”来介绍自己。

  直至中英双方签订《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英国于1930年10月1日交还威海卫,及《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租借地的历史问题终划上句号。

  陈成汉说,120年后再回首,当年貌似平常的旧物却承载了历史风云的变幻。“甲午一役惊醒了多少中华儿女,希望百多年后的我们能以史为鉴。”(完)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