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地赴香港个人游的讨论在香港正热。不少香港人认为,内地游客大量涌入导致香港交通拥挤、租金高企、小商铺倒闭。香港立法会近日的一份《个人游计划研究简报》,为这种看法加了一把火。“简报”内容很对媒体口味,获得了大篇幅报道。但就“研究”而言,这份“简报”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简报”首先抛出重磅炸弹:香港游客量超英国。一个城市的游客量,居然超过了一个大国?但仔细一看,这里有一个逻辑陷阱——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区,旅客既包括国际游客,也包括国内游客。而英国的游客量只包括国际游客。 所以,拿伦敦、巴黎或北京做比较更合适。
“简报”承认个人游有利于香港经济——去年零售业总销货额比2004年增加了158%,内地游客贡献了香港零售业总销货额的34%。但“简报”提出,零售铺位的租金也上涨了近七成。不过,已有多位学者提出,租金涨幅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升值等关系密切。个人游在其中的角色,仍需深入研究。
“简报”还提出, 十年间,香港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增加了15倍。而一般粮油食品和家庭用品商店减少了三成。媒体也立刻做出《自由行效应,化妆品店10年增15倍杂货铺家品店减三成》等矛头直指个人游的标题。但是,普通商铺减少的原因何在?是不断加剧的大型超级市场垄断,导致小商铺倒闭。“大超市欺压小商铺”的新闻,在香港时常见诸报端,但这份“简报”完全没有提及。
“简报”的重点,落在“社会承受能力”上。其推崇的欧盟委员会关于城市旅游业社会承受能力的定义是,旅游业的发展既不会让本地居民反感、影响他们对本土身份的认同或难以使用公共服务和设施,又不会对旅客的旅游体验造成不可接受的下降。反感、本土身份认同都是主观印象,公共服务和设施似乎没有达到“难以使用”的程度。不过,再来几场“驱蝗运动”的话, 旅客体验倒是肯定会“不可接受地下降”。
澳门政府委托澳门旅游学院做了研究,估算最适当社会承受能力。据 “简报”介绍,研究测算出澳门2007年的合适游客量是每天6.9万至7.9万人。香港的常住人口是澳门的10倍多,每天应该可以接受70万人左右。而《明报》报道,香港目前每天接待游客仅为39.5万人。香港的“承受能力”,难道还大有潜力可挖?
既然称“研究报告”,就不应该观点先行、罗列数据,而应当多做一些深入的调查,理性的思考。虽然编纂者强调,“简报”是为立法会议员和下辖委员会编制,“不是法律或专业意见”。但涉及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简报”,“专业”一点,自然更好。▲(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