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张龙云 摄
中新网5月28日电(财经频道 种卿)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问题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近日公布了2013年抽检发现的126批次镉超标大米,其中确定由湖南厂家生产的多达68批次(多批次散装米产地不明)。而这已经不是湖南大米第一次被检出镉超标,“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25日,湖南食安办首度回应称,湖南省绝大部分粮食及加工产品是安全的。
“镉”污染从何来
5月23日,广东省食安办共收到10个地市上报大米镉含量抽检数据,共抽检大米2208批次,共检出镉超标大米120批次。而从今年2月至今,广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陆续曝光部分流入市场的镉超标大米,来源于湖南益阳、攸县等地。
在不合格名单中,超标最严重的是由清远市清城区石角粮食管理所粮食加工厂生产的连州油粘米,接近标准值的6倍,每公斤含镉量达1.12毫克(标准值为不超过0.2毫克)。 茂名市、潮州市全部合格。
据悉,镉元素是一种有光泽银白色重金属,镉不是人体必需物质,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稻田的镉污染主要来自常年的灌溉用水,而水中之镉来自铅、锌、金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过程。
镉污染的来源在我国有多种渠道,灌溉水污染绝对算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不可小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27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专访时就表示,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污染这样的重金属,可能有些地方,本身化肥用得很少,也没有矿,但是如果上游的水污染了,下游的水稻也会引起污染。
此外,胡定寰还指出,采矿业也是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专家在湖南一个矿区进行了长期的健康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农民的血液当中有一些重金属存在。不仅如此,由于采矿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会深入空气和水流,污染土地及农作物。
其次,镉也存在于一些化学肥料中,特别是磷肥当中是有比较大的含量,如果过度地使用磷肥,这个磷肥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消化以后,很多东西就会被吸附到大米当中去。可见,镉污染归根到底还是源自工业制造,只有找到源头,才能根治并采取切实的防护措施。
进口大米不是出路
据《北京青年报》27日报道,针对近期外地省份曝出大米镉超标事件,北京市食品办对大米开展重金属风险监测。26日公布的大米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抽检的102个大米样本未发现铅、镉、汞、砷、铬等五类重金属超标现象。
可见,镉大米污染并没有涉及北京地区,但不可否认的是,“镉大米”事件引发的质疑和恐慌绝不仅限于涉事地区,如果轻视了事件的影响甚至处理不当,任何食品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引发消费者的长期抵制。
毕竟“民以食为天”,些许的怀疑就足以构成消费者不再购买的理由。据《南方日报》27日报道,记者26日走访广州各大粮油批发市场,发现被爆镉超标的湖南大米、江西大米等难寻踪影,相反生长于北方的东北大米等受到市民追捧。
广东省最大的粮油市场三眼桥市场的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东北米销量剧增,广州不少大米批发商组团到三眼桥市场采购。同时,越南和巴基斯坦白米的进口数量大增,不少档主反映,“进口大米的市场美誉度高很多,销售起来有保障,最近两个月进货多了10多吨”。
尽管作为农作物的大米,不可能像奶粉一样,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就完全改变了市场格局,让进口产品充斥。但是,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以及对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由此转向青睐进口大米也并非没有可能。
对于进口大米的问题,胡定寰抱有谨慎的态度,他对中新网财经频道指出,因为国际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国家要保证我们90%以上的粮食自己生产,我不主张中国大量进口大米,这一点我们应该从长期的战略考虑。(中新网财经频道)
标签:“镉大米”农业污染思考进口大米不是出路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