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志元食品全产业链之惑:难解资金与食品安全问题

2013-06-12 11:36 来源:企业观察家 字号:       转发 打印

  向上游,要安全;向下游,要盈利。全产业链,是肉制品行业梦寐以求的,看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很难。

  文图>本刊记者 王占锋

  2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对一个企业来说犹为如此。今年8月,河南志元食品公司(以下简称志元食品)即将迎来20岁的生日。

  但20岁的志元食品并不轻松。5月初,在志元食品采访时得知,其掌门人罗志元仍在参观考察台湾的现代农牧业。据说他冀通过台湾问道,以获得志元食品的发展“密码”。

  罗志元的台湾之行是带着问题有备而去的。作为舌尖上道德工业的食品企业,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该如何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又该如何向产业链下游发展,以解决食品企业的利润之困?

  有着巨大产业理想的罗志元,希望能够寻得答案。

  成长的烦恼

  在国内生猪行业,全产业链的模式是高盛最先提出的,而志元食品则是最早付诸实施的企业之一。郎咸平有这样的观点:今后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全产业链的战争。有专家声称,全产业链模式将成为该行业的一种趋势。

  据介绍,罗志元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企业家,很善于跳出行业去审视自己。罗志元的产业链式扩张的初衷是,通过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进而有效避免市场上因饲料、种猪等需求不均衡波动对公司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全产业链战略的指导下,志元食品无论是在上游的养殖能力、中游屠宰加工能力,还是下游的物流配送、连锁专卖店等环节,都得到极大的增强。但有时用“体态”越来越肥胖来形容似乎更妥帖一些,其根本不能成为与双汇、雨润相抗衡的一头“老虎”,充其量仅是一头“大象”而已。

  有专家告诉记者,志元食品的全产业链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其路走得也并不顺畅。尤其是当下,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其上游的养猪板块不景气,下游的物流、终端销售渠道等,也都同样面临挑战。近期曝出的添加剂超标一事,更是让正准备筹备20周年庆典的志元食品上上下下忧心忡忡。“事件势必会引发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质疑,肯定会对品牌造成损害。事实上,志元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与其规模并不成正比,只见规模长,不见效益增。”一业内人士点评说。

  在食品行业,有这样一个共识:要安全就向上游,要利润就向下游。在罗志元的意识里,全产业链是食品企业最理想的发展模式。若没有上游,一个偶然的安全事件,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场灾难,三鹿奶粉、双汇食品的教训历历在目。若没有下游,利润就少或者亏损,企业就不能生存,更不要提健康发展了。另外,起伏不定的市场行情,资金的困境,隐现的疫情,管理的困境,在与双汇、雨润等一线品牌的竞争中,如何兼顾食品安全与效益的平衡……同样困扰着志元食品。

  事实上,志元食品的“全产业链”战略已经蒙上了阴影。

  上游食品安全的纠结

  当初,罗志元的全产业链的战略设计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志元食品于1993年创建,是一个以屠宰起家的企业,根本没有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一位熟悉屠宰加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兴建一个屠宰场,每天需要屠宰大量的猪,才能降低成本。即便是双汇、雨润,单单依靠屠宰也是很难赚钱,他们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深加工环节,如火腿肠、熟肉食品等。

  对于志元食品来说,单靠屠宰环节盈利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这一年的养猪行业,突然爆发了高热病疫情,深深地触动了众多的养猪企业。于是为控制质量,它们纷纷圈地养猪,湖南唐人神集团、雨润、双汇也都上马了养猪项目。

  这件事,同样对罗志元触动很大。在当时,志元食品屠宰的生猪,没有一头是由自己养的,都是由合作养猪企业或者自己扶持的农户提供。这是让罗志元最为忧虑的。

  罗志元很明白作为食品企业,如果不能解决自己养殖和饲料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食品安全是没法保障的,虽然这个环节可能是最没有利润的。于是志元食品迅速加入到了圈地养猪的那波热潮中。2010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更是坚定了罗志元进军产业链上游的决心。

  早在2003年,罗志元投资2.6亿元,在鹿邑县涡北镇购地316亩,建成了鹿邑县志元食品工业园。产业园具有4条现代化屠宰生产线和9条分割线,可日屠宰生猪5000头~1万头。

  志元食品董事长助理罗震告诉记者:“加强产业链上游是志元食品的目标,我们将加紧进行养猪基地的建设,发展规模化养殖及饲料加工和种猪培育,提高自养自产的比重,争取在未来几年里让这个比重达50%以上。”

  为了这个目标,近年来,志元食品大手笔不断。2008年志元食品在鹿邑县杨湖口乡大王行政村购地218亩,设立了河南志元牧业有限公司,虽然受制于资金的限制,但规模在不断壮大。

  2012年8月,志元食品又斥资2亿元,投资建设了占地307亩的生猪养殖基地,其中包括5万头商品猪项目和5000头种猪项目。“该项目实行边建设边使用的模式,等全部付诸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销售收入9000万元。”罗震告诉记者。

  另外,2013年4月,年产3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也已经开工。该项目位于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志元食品工业园内,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该项目将于2013年12月前竣工。

  事实上,志元食品虽然上游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仍满足不了自身屠宰环节对生猪的需求。“志元食品每年生猪屠宰量大致为100万头~150万头,而公司自己的养殖基地每年仅能提供约5万头~10万头的生猪,其余的上百万头缺口,不得不由合同养殖场和农户提供。”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志元食品为解决生猪缺口,积极与养殖场合作,这一比例约占到40%~50%。据记者了解,志元食品与36家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都有合作,形成利益共享联合体。这些养殖场有周口的,也有外地的,但是本地的稍多一些。

  农户散养也补充了志元食品的一部分生猪缺口。志元食品与农户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合同加服务”的模式进行合作,即所谓的“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比例可大约占到30%~40%。

  对于完全掌控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假设养猪环节亏损,那么对其加工和零售环节来说,成本其实是降低了的。而中下游的盈利,又可以弥补上游的亏损,这使得一个环节的亏损,并不影响整个公司的盈利状况。“但对志元食品来说,尤其大部分生猪由外界供应的企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业内人士分析。

  以上两种合作模式中,志元食品与合作养殖场及农户都是独立的利益体,无法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这些企业和农户往往只要结果,对生猪的饲养环节很少涉及,很难对这种松散的合作进行全面的严格把控,很难在食品质量和安全上,做到万无一失。如果在往年养猪行情比较好的时候还好,要是遇到像近两年养猪不赢利的行情,对合作养殖企业和农户就更难以掌控了,因为与上游养猪企业合作,本是冲着互利共赢这一目标的。近期志元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就疏忽在这个环节。

  国家发改委网站显示,截至3月6日,国内猪粮比价跌至5.95:1,跌破6:1的全国平均盈亏平衡点,进入《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设定的蓝色预警区域,养殖户出现明显亏损。这意味着,目前在中国养猪行业,少的一头猪亏100多元,多的一头猪亏好几百元。

  “在产业链中,单个环节规模越大,风险也越高,尤其对养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其实养猪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产业,尤其随着近年来地租、人工、饲料成本的逐年上升,利润越来越低,对养殖户、养殖企业的盈利形成很大的挑战。”长期关注生猪养殖行业的一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早在2006年,志元食品就有心通过发展上游,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梦想。但现实却有些残酷,除受困于资金外,养猪的整体行业起伏不定,造成上游养猪或微利,或不盈利,或亏损,造成其在生猪自养的路上裹足不前。

  全产业链模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是一个较优的选择,但对企业资金、管理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尤其对于像志元食品这样无雄厚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更为如此。

  下游盈利的困惑

  众所周知,志元食品是依靠屠宰起家的。但是中游环节利润空间小,或不稳定,或不挣钱。

  在生猪养殖业,要想提高利润率就向下游走,这是行业内一致的看法。因此双汇、雨润等食品企业,都争先恐后地把这作为发展方向。同样,志元食品也希望通过大力向下游延伸,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专门建设自己的专营店渠道,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用来弥补产业链上游的养猪环节急需的大量资金问题,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正是基于此,志元食品决心要在全产业链道路上走下去。为了加强中间屠宰环节,志元食品斥资1.55 亿元,投建的30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于2012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全产业链”战略指引下,志元食品发展了熟食、速冻产品、副产品深加工、生化制药,直至成品包装、冷链配送、连锁专营,做到真正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

  志元食品先后设立了河南志元食业有限公司、河南志元牧业有限公司等。2012年10月18日,志元食品投资新建了年产5万吨高低温肉制品项目及联合生产车间等。2013年计划投资2.6亿元,新建年产10万吨精炼油加工和年产10万吨速冻调理肉制品项目。

  除了提升屠宰能力,将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外,志元食品在渠道建设上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在养猪产业链中,最赚钱的环节是批发环节。志元很重视食品的批发环节。近来在巩固上海、长三角、珠三角的市场外,还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在上海最大的副食品批发市场——南浦大桥市场,批发量最大的冷鲜肉制品商就是志元食品。

  志元食品特别重视专营渠道的建设。在郑州、鹿邑,记者发现有许多志元食品的专营店已经出现在街头。在其专营店,除了经营冷鲜食品和熟肉制品外,还掺杂了一些其他项目,走的是综合经营之路。目前,志元食品已经建立了380多家专卖店,主要分布在以志元食品工业园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并渐进式地向周边县市市场延伸。“志元食品坚持做专营店,坚决不做加盟店,我们要在2014年年底将专营店做到500家。”罗震告诉记者。

  在市场策略上,志元食品没有走双汇、雨润等巨无霸企业的中心城市辐射周边的策略,而是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河南周口、商丘、开封,以及距离仅有30公里的安徽亳州等周边的三、四线城市,都被志元食品视为专营渠道的重点区域。“郑州、合肥等中心城市,则是我们未来要进驻的潜在终极市场,至于何时进驻,就要看时机问题了,最好是我们在农村,在三、四线城市市场站稳脚跟后。”罗震告诉记者。

  对志元食品来说,建立属于自己的专营店网络渠道,不仅可减少对大卖场的依赖,还可以避免与行业巨头的短兵相接,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分销商对渠道拓展不力的风险。

  但是,渠道建设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即便建好渠道,运营好坏,盈利与否也很至关重要。“志元食品的专营店,一部分盈利,一部分收支基本平衡,还有一部分亏损。比如郑州的一部分专营店,其最大的功能就是品牌宣传展示。从实际看,志元食品发展下游环节,并未能对其上游提供足够支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如今,对志元食品来说,坚持去践行全产业链的梦想,勇气实在可嘉。但是如何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问题?而在实现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上下游并行发展,兼顾“抓两头”“稳中间”的发展平衡也很重要。既解决了食品安全,又能实现盈利,看起来很美,但做起来确实很难。

[责任编辑: 李丹]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