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上市四个月账上趴36.2亿元资金
砸6亿元买理财产品如何利用这笔趴在账上的巨额资金,眼下也成为海天味业的一个问题
砸6亿元买理财产品
如何利用这笔趴在账上的巨额资金,眼下也成为海天味业的一个问题
为了应对年中“大考”,银行纷纷在6月末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而上市公司加入委托理财大军的热情也随之高涨。海天味业正是其中之一,这家一度“打酱油”打出堪比五粮液、保利地产等蓝筹巨头市值的上市公司,在砸钱理财方面也相当“土豪”。
根据海天味业近日公告,公司已使用6亿元自有资金购买两款银行理财产品。公司同时称此举是在确保日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不会影响日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及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募集到的那么多资金,不去理财能干嘛?”有业内分析人士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分析人士看来,海天味业本来就不差钱,而随着2014年2月份登陆A股,募集资金到手,更是财大气粗。公司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拥有高达36.2亿元的货币资金。也就是说,在本次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海天味业这部分巨额资金都趴在账上睡大觉。
豪气理财背后:
巨额资金趴账上睡觉?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如今并非稀罕事,不过相比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量和通常在三个月以内的委托理财期限,海天味业做理财不仅资金量大,而且期限长。
公告显示,海天味业以自有资金2亿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乾元-金宝2014年第46期银行承诺保本型理财产品,起息日为2014年6月25日,到期日为2015年6月23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同时以自有资金4亿元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承诺保本理财型产品,起息日为2014年6月25日,到期日为2015年6月24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
这也意味着,海天味业判断自己在长达一年时间里都不会动用这笔金额不小的资金。那么,海天味业真的如此不差钱吗?
据了解,就在上市前夕的2013年上半年,海天味业还向股东慷慨派发了7.47亿元的现金股利。
2014年2月份,海天味业成功IPO并募集资金19.2亿元,扣除各种费用后的实际募资净额约为18.4亿元。但事实上,公司的募投IPO项目“海天高明150万吨酱油调味品扩建工程”实际上此前就已通过自筹资金预先投入了约16.3亿元。因此,当时也有市场人士评论,海天味业上市并非为了“融资”,而是为了做广告。换而言之,公司的募集资金的绝大部分或者说募集资金置换出来的资金随后也化身为公司的流动资金。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海天味业的货币资金为22.6亿元,而到今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飙升至36.2亿元。在一季报中,公司表示货币资金大增主要是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使银行存款增加所致。
但不差钱也有不差钱的烦恼,如何利用这笔趴在账上的巨额资金,眼下也成为海天味业的一个问题。对于委托理财的举动,公司也表示是为了提高自有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自有资金。而在公告本次委托理财的同时,公司还同时出台了一份《委托理财管理制度》,以期将公司的委托理财制度化、规范化。
主业产能待消化
并购新品类或成资金去处
不过,即便大笔资金投向理财产品,海天味业的账上剩余的资金数量仍然相当之大。
“公司目前主业的产能已经扩得挺大,这些产能还要慢慢消化,不会为了消化货币资金对主业再做投入。”上述分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实际上,自海天味业启动IPO以来,有关产能过剩的质疑也一直环绕着这家“酱油一哥”企业。据了解,按照IPO项目“海天高明150万吨酱油调味品扩建工程”的规划,在该项目2015年全部建成后,扣除公司本部及大榄分公司转产而减少的部分酱油生产产能,公司的酱油产能将达到184.8万吨,调味酱产能达到30.2万吨,分别相较于2013年11月增长65%和123.7%。
而在海天味业上马新产能的同时,其它多家酱油生产企业也在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张。于2012年1月上市的加加食品,其IPO募资投向20万吨的酱油扩产项目已经在今年年初投产,根据项目规划,达产后的产能将达40万吨,与原产能相比翻番。山东欣和食品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园,将为公司贡献50万吨的年产能,该项目预计在今年建成。无疑,光随着这些产能的投产,酱油大佬们未来势必将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所以说资金要投向实业的话,一个可能是进行项目渠道建设,另一个就是做并购。”上述人士分析道,“对于海天味业来说,酱油企业的并购显然没必要,否则还不如自建。公司做并购的话,应该会进入其它调味品领域。”
而这也与海天味业高管此前的表态不谋而合。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一次投资者参观活动中,海天味业高管表示,并购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蚝油等非酱油产品这一领域,将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加快发展,而酱油产品则仍将通过内生方式。(记者 谢 岚 )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