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中国咖啡为何难创“大牌子”?
国际咖啡展现场,消费者“围观”咖啡制作流程。
国际咖啡展周日在国际展览中心落幕。氤氲的浓香中,参观者熙熙攘攘,现场十分火爆。但表面的喧嚣难掩国内咖啡市场的尴尬,记者走访后发现,饱受追捧的咖啡品牌多为“外来客”,中国本土尚没有出现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大牌子咖啡制造商与连锁店。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咖啡文化的缺失与资本投入的匮乏,中国咖啡业还处在爬坡期。
人均年消费不到五杯
中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街头,咖啡店是不曾缺失的风景,某些都市白领甚至达到了“无咖啡不欢”的境界,常年啜饮品味之后,练就了一条敏锐的舌头,分辨得出每杯咖啡浓度甚至产地的差异。
但咖啡的“发烧友”在中国还是少数派。据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豪坊烘焙”创始人“豆叔”介绍,近十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持续上涨,每年增量都可以达到两位数,但直到现在,咖啡的年人均消费量也只有四杯多,而近邻日本和韩国却达到了340杯与300杯,欧美等国的数字更加惊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喝咖啡还没有形成常态,我们圈里人经常开这样的玩笑——不必到达百杯,我们每人一年喝上20杯,整个世界的咖啡价格都会被拉高三倍。”“豆叔”在国际咖啡展现场告诉记者。
为大牌子提供咖啡豆
虽然人均的消费量有限,但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最近几年,“彩云之南”的咖啡种植发展得如火如荼,占到了我国咖啡生产总量的95%以上,我国咖啡产量也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1%左右。无论是从纬度、土壤还是气候来说,云南的环境都适合咖啡种子生根发芽,据统计,该地的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2万亩,咖啡豆年产量在八万吨左右,由此催生的企业也达到了庞大的数量。
云南咖啡豆的品质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采购商,据了解,无论是快消品巨头雀巢还是连锁咖啡店翘楚星巴克,都从云南购买大量咖啡豆进行加工生产。
拿了“国际化”的银子,本土咖啡生产商却没有从蹒跚的婴孩迅速长大成人,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都停留在产业链的下游,发展尚未成熟,业务范围仅仅局限在供应原料上,企业多、小、散,综合性的龙头企业至今没有出现,无论从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还是消费者评价方面,我国咖啡从业者仍处于“失语”的状态,直到现在,中国还不是国际咖啡组织成员国。
“从咖啡豆来说,云南小粒咖啡还是挺受欢迎的,但也没有什么牌子能让人记住。”从事咖啡相关贸易的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散兵游勇”还待磨砺
提起咖啡店,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美人鱼”和“三粒咖啡豆”形态的LOGO——星巴克与COSTA COFFEE已经漂洋过海,在中国遍地开花。而在速溶咖啡行业,“雀巢”与“麦斯威尔”也已经爬上了中国大小超市的货架。而至今尚未有一家中国的咖啡店、咖啡品牌在本土获得广泛口碑。
“我们没有‘星巴克’,一是因为文化,二是因为资本。”北京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白芳告诉记者,咖啡的历史已经有700年左右,而在中国直到本世纪才开始发展,缺乏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氛围没有建立的前提下,建立连锁店无论从经营模式还是管理文化上,都困难重重。从商业操作上,咖啡的产业化发展绝非筚路蓝缕的种植,因为市场回报慢,早期还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很难赚到“快钱”,加上前景的不明朗,资本持有者都在观望。
无论是在咖啡生产制造的专业领域,还是在普通消费者那里,所谓的“咖啡大牌子”还是被公认为星巴克、雀巢等一类冠有外文姓氏的西方来客,国内“数得上名号”的品牌屈指可数,近两年加盟店增长较快的“上岛咖啡”最早也是勃兴于台湾,并非大陆“土著”。国内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虽然开设了大大小小的“特色咖啡店”,但都是没有形成气候的“散兵游勇”,影响半径基本不会超过一个城市,甚至一个街区。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