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从外来“害虫”到出口“明星”:中国小龙虾产业的市场传奇

2015-09-15 11:3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成立于2000年的湖北莱克水产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摆满了印着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多国语言的包装盒。

  “我们的小龙虾就销往这些欧美国家”,展厅解说员苏波说:“这三款茴香汤料的整虾在瑞典国际‘龙虾节’上包揽前三名,成为最受当地居民欢迎的小龙虾食品。”

  湖北海关的数据显示,在欧洲市场上,产自“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市场占有率高达60%。市场上流传一句话,欧美市场上三只小龙虾有两只来自潜江。

  截至目前,今年小龙虾出口创汇已达到1.1亿美元,近年来累计出口创汇超过10亿美元,成为中国农副产品“走出去”的创汇明星,演绎了一个让人啧啧称奇的故事。

  然而,小龙虾的“出身”却并不好,它是一种外来生物。

  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原产地在北美洲,1928年经一名日本木材商人传入中国苏北地区,上世纪80年代江汉平原地区开始出现。

  当时,在江汉平原的农村,小龙虾被认为是农田“害虫”。“夹断秧苗的根,给田埂打洞,保不住水,让人很头疼。”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说。

  起初,农田害虫虽然是当地餐桌美味,但由于数量分散,并不成气候。为了变害为利,刘主权和几个村民大胆地尝试了稻田养虾,先养虾子再种水稻,两不误。试验当年,他们就成功了。“小龙虾卖了3000多元!水稻产量还不受影响。”

  刘主权因此被称为“中国小龙虾养殖第一人”。“虾稻连作”模式在当地农村迅速推开。

  潜江所在的江汉平原是中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不仅田野肥沃,而且水网密布,非常适合水产养殖。小龙虾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

  200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一号文件”,在全省大力推广,使湖北一跃成为了世界小龙虾养殖中心,并成就了“世界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欧美人很早就有食用小龙虾的习惯。”莱克水产集团总经理郑中龙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欧美人食用小龙虾的习惯已超过100年。

  潜江小龙虾的数量与品质逐渐赢得了国际市场认可。十多年来,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记者从潜江市第五届国际小龙虾节上获悉,近两年,潜江小龙虾80%以上都出口欧美国家。

  今年龙虾季尾声,潜江小龙虾交易市场上仍有络绎不绝的农民来交售小龙虾。40岁的农民张立成将一箱小龙虾倒进收购商的验货框中。“大个儿的一斤16元,小个儿的一斤12元!”张立成告诉记者当天的小龙虾行情。

  “我这些小龙虾都卖到了国外,我们的小龙虾养得好,生态养殖,无公害的农产品,卖到国外都是免检的。”张立成说。

  潜江小龙虾畅销欧美,原因是种养模式的创新。2013年,“虾稻连作”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升级为“虾稻共作”。

  “虾稻共作”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虾稻制衡”实现生态种养:稻田里,不能施用化肥、农药,否则小龙虾会被毒死;不能用污染的水源,否则小龙虾也不能存活。经济价值更高的小龙虾让农民前所未有地珍惜自然环境。

  农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小龙虾的经济效益教会了他们保护农田环境,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并学会了打“生态”这张牌。

  “没人敢乱用农药,而且还监督相邻的农民也不能滥施农药化肥。”潜江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姜友余说:“如果上游田里用错了药,水流到下游田里,损失都很惨。”

  小龙虾走出国门之前,需要进入工厂加工成熟食产品。在潜江的莱克水产集团总部,这里不仅有训练有素的当地产业工人,还有从瑞典高薪聘请来的欧洲大厨。

  “我们研究欧洲人的口味习惯,过去是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去欧美国家学习,现在企业直接把外国大厨请回来。”莱克水产集团总经理郑中龙说。

  已有15年经营历史的莱克水产集团建立了完整的“产-加-销-出口”链条,去年出口小龙虾583个集装箱,创汇1.5亿美元。

  “小龙虾市场好,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直接增长。”张立成家的七亩水田今年全部搞起了“虾稻共作”,水稻的产量基本没有减少,小龙虾的亩均收入在3000多元,像他这样的农民在湖北江汉平原农村数以万计。

  “打算筹些钱,流转一些土地,把规模做大。”张立成说,“现在国内也讲究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生态农业肯定‘钱’景远大!”(记者梁相斌、黄艳、俞俭)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