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发现率的高居不下,部分市民把矛头指向碘摄入过量。
上海市疾控中心方面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为保证居民碘的日常需要,控制居民的碘缺乏风险,上海地区将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的策略。
5月15日是中国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当日发布监测数据称:近20年上海市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趋于稳定,总体处于适宜和安全的水平,但孕妇碘营养状况不足。
疾控专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上海市外环境的碘含量较低,居民不能通过外环境摄入足够的碘。长期以来上海市通过食盐加碘保证了居民的碘营养状况,碘盐是沿海地区膳食碘的主要来源,占到50%以上。此外,海带紫菜贡献率在7.6-16.6%,动物性海产品碘的贡献率在4.5-7.4%之间。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
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显示,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因此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这些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国家,既有碘摄入量增加的,也有稳定或下降的,因此无法在补碘措施与甲状腺癌之间画上等号。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必须从外界摄入,主要来源于膳食,包括饮水。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该时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时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责任编辑:郭晓康]